“这是我们同学的作品吗?”陈老师在看到学校橱窗里展出的一幅幅精美的学生摄影课作业时惊讶地问,他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橱窗里按天堂之语、博雅亭阁、激情时刻、你我姿态、阁色天香、童心童趣、鸟语花香七大主题分块共展出了近百幅学生摄影作品。“这些版块主题还是学生和我一同取的呢”该选修课任课老师李健开心地说。
上学期,李健老师的摄影课作为公共选修课在我校是第一次开课,学生报名的人数远远超过了限额的人数,但出于设备器材等多种因素考虑,最后有51名同学获得了选修这门课的机会。但李健老师每次走上课堂时,总会迎来不少的旁听生,而且经常获得同学们收获知识后喜悦的掌声。作为社科部的专业课老师,摄影是他多年来业余生活的最爱。他会在每堂课上精选100幅以上的作品(这些作品里有他自己的佳作,也有收集来的照片),针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知识点给同学们进行分析讲解。在带同学们出去采风实习时,他还发现了班级中的一些好苗子,“摄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得很好,有些还很有创新思维,眼光独到”,李健老师满意地说。当李健老师眼前堆满学生的期末作业时,他不禁嘴角上扬,欣慰地感叹:“真不错”,于是便出现了校园里的那一道亮丽风景。
在我校,像李健老师这样成功开设公共选修课的为数不少,教务处朱雪波老师向我们介绍说:“有些选修课非常受学生欢迎,但因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室容纳人数的限制等因素,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同学的需求,有些同学非常喜欢一门课但额满未被选上时,他们甚至会跑过来恳求她说‘我们学分不要也没关系,能不能安排我们听这门课’。像我们的校长顾问陈惠生老师的日语选修课,已经上了近10年,但每次都是深受学生的喜爱,每次都有同学争抢着选他的课”。当然,成功的选修课,不仅跟课程本身的知识性、趣味性相关联,与教师的授课方式、准备程度以及教师个人的讲堂魅力等都密切相关。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让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校目前拥有一批内容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公共选修课程,自1998年开始在全校学生中推行公共选修课教学以来,已累计开设过120门课程,平均每个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超过100门,内容遍及人文类、社科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语言技能类、医学科学类等,其中,任课教师为副教授、教授职称的达40多人。同时,新开课的老师必经教务处的严格审批,试讲合格后才能开课,教务处对已经开出的课程每年评估一次,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决定是否重新开设,每学期对所开设的选修课进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效果不理想的课程暂停开设或作出一定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修课的高水平高质量。
为了优选课程,做到优胜劣汰,促进教师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更加体现多科性大学的特点和氛围。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教务处还采取几个方法增加选修课课程,如鼓励本校教师发挥特长,开设新的选修课课程;利用高教园区内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教学资源,聘请高教园区内的其他高校的专业教师为我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共享,如《论语导读》、《中西方文学比较》、《红楼梦赏析》、《音乐鉴赏》等课程,为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学修养打下一定的基础;聘请社会上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选修课,如温州市博物馆馆长、温州日报的资深编辑、温州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利用附属医院的教学力量,尽可能多开出专业相关类课程,为学生实习(见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公选课开设已经很多年,与之前相比,已经从当初开放式地让教师自主选择开设课程转变为由教务处主动设计、选择课程体系,再根据课程体系的需要选择优秀教师的方式进行。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尤其是学分制的全面实行,选修课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所以我们正在设想能否把好的选修课也打造成精品课程,并设计出系列的“课程模块”,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好的课程吸引到选修课程中来。我们正在努力实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追求的学生在这儿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培养他们高雅的情趣、恬静的心态,这才是好的教育,好的学校”教务处石云霞副处长如是说。
公共选修课每个学期都在如期进行着,每一次开课,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双向的选择。对教师而言,如何进一步让自己的课程深入人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充满知识、智慧和魅力,如何增加更多的创新性,是他们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将要一直进行下去的必修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