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暑期开展生命教育,让孩子心理更积极
  • 作者:吴路人 张晓    通讯员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梁洁华   字数:   浏览:3409
  • 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做错事被老师批评、和父母发生口角……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杀。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自杀已成为第五大主要死因,是15岁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有关心理专家呼吁:学校和家庭要对孩子开展生命教育,让孩子了解生命的价值,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近日,台湾吴凤技术学院教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生命教育学专家纪洁芳受温州医学院邀请,给我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130多位高校老师上了三天有关生命教育的课。她的讲课形式多样,既有励志短片的欣赏,又有生命教育案例的展示,还有生命活动的体验,自始至终无一句说教说理。课程很多内容值得家长们学习,本版特摘录如下。

    教育孩子必须令其心动,才能收教育功效。小孩子有顽皮的天性,比如,他们天生有捉弄人或者虐待小动物的嗜好。有些老师或家长或许会当面呵斥小朋友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结果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让小朋友彻底改变呢?纪老师现场给大家播放了一段韩国影片《春去春又来》。影片中贪玩的小沙弥抓了鱼、蛇、青蛙三种小动物并给它们绑上石头,看着小动物们行动不能自如的样子,他觉得很有趣。师傅看到后,也给小沙弥绑上了一块大石,让他体验小动物被捆绑及负重的感觉。虽然小沙弥认错,但师傅说“去把小鱼、青蛙及蛇找到并放了它们,我就放了你,如果有任何一种小动物死掉,这块石头将一辈子压在你心中。”当小沙弥找到蛇的时候,蛇已经死了,且死得非常惨烈,小沙弥哭得很伤心,这是他对死亡的第一次认知,让他懂得爱惜世间万物的生命。从中,纪教授告诉大家,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听讲效果远远不及活动体验效果,体验甚至是终生难忘的。

    纪教授又讲到,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应该是智慧型的而不仅仅是感性型的,帮他们找到人生方向,鼓励他们适性发展。高考刚结束,让她想起多年前在普陀山,看到很多家长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地上山。原来他们如此虔诚,是祈求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其实孩子的成就与很多客观因素有关,如先天的智商,后天的培养和他自身的努力等。她觉得家长应该祈求的是孩子能考上最适合他的学校,让他多元式发展,学习并从事自己喜欢、擅长的专业,而不是一味地向高分看。

    纪教授指出,生命教育,并不局限于生与死,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感恩,认识到世间的美好。有家长说孩子上了中学就变得难以沟通,他发现别人请孩子吃一碗面,孩子都会礼貌地说谢谢,但一和父母沟通却变得很困难。一天孩子开了一份账单给妈妈,其中有洗盘碗费100元、扫地拖地费100元等名目。这位母亲给了孩子想要的,但同时又开了另一张账单:在母亲家里过十年平安无忧的生活费用0元;十年中,衣、食、住、行的费用0元;上学的学费0元;生病时的医药、照顾费0元……家长们可以尝试用这样的办法,让他明白父母的爱。当然,更建议父母给孩子养植物或养宠物,从中体验生命力、学习照顾及责任心。

    据温州医学院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庆健介绍,在台湾,生命教育从小抓起,课程通过视频、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启发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在我们这里生命教育是一项新的心理教学领域,目前仅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传媒学院等几所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该心理课程对于降低校园消极危机事件,点燃孩子的生活热情有着重要的作用。温州医学院也准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这次纪教授来温州讲课,不仅吸引了本地高校教师,省内高校教师以及8位青海玉树的教师也纷纷前来听讲。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