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全国首例白塞氏病患者 二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温实施
  • 作者:王春霞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高拓   字数:1028   浏览:381
  •        

    温都讯 多年前置换的人工机械瓣膜,居然一点一点和主动脉“开撕”,出现裂痕。医生会诊发现,始作俑者原来是白塞氏病。近日,温医大附一院心脏外科实施全国首例白塞氏病患者的二次心脏瓣膜置换术。

    6年前,44岁的陈女士(化姓)发现她的主动脉瓣出现严重的关闭不全,当时她在外地医院接受了传统的开胸换瓣术,人工机械瓣膜被一针一针地缝合固定在主动脉根部。术后不到一年,其体内的人工机械瓣膜与主动脉根部渐渐撕开,出现裂痕,导致血液倒流到心脏。经过多方会诊,发现原来是白塞氏病导致的。

    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变异性系统性血管炎,多见于东亚、中东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又称为“丝绸之路病”。该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为临床特征,同时可以出现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受累。陈女士的心脏问题就来源于此,当它开始“围猎”心脏最重要的“阀门”结构之一主动脉瓣时,即使已经进行了常规的瓣膜置换手术,也能让缝线与瓣环组织间产生慢性炎性反应,常常导致术后出现严重致命的人工瓣膜瓣周漏甚至瓣膜脱落。6年来,陈女士只能通过吃药来控制病情,一是缓解白塞氏病,二是控制血液倒流到心脏带来的压力。

    正在陈女士为该病的治疗苦恼时,一种免缝合、可压缩设计的外科生物主动脉瓣膜给她带来了希望。温医大附一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珏介绍,主动脉免缝合生物心脏瓣膜能够依靠其独特镍铬合金瓣架膨胀固定于主动脉根部,无需缝线应用。这样不仅大大简化了手术程序,也可避免缝线于瓣环组织免疫炎性所致的自发性脱落或瓣周漏发生,可完全去除自体病变瓣膜。同时,金属支架结构性瓣膜比传统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更大,可以获得较传统外科瓣膜更优化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对陈女士来说,这次换瓣风险比普通患者第一次风险要高2倍以上,但是病情不断恶化,她必须再次接受手术。手术中,原来植入的人工瓣膜周围已经悬空,随时有可能脱落从而威胁生命。当全新的免缝合生物心脏瓣膜被稳稳地打开、释放并固定于主动脉后,大家悬着的心落了地。术后心超检查提示,新的人工瓣膜工作正常,周围未发现瓣周漏。经过后续治疗,陈女士已顺利出院。

    王珏说,白塞氏病发病率约万分之一,没有明确病因,因此也没有特别的预防措施,由于疾病表现多而复杂,有时患者需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相继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口腔溃疡这种表现往往被人所忽略,因此常常难以及时诊断,主要通过保持身体健康,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增加免疫力来预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