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隆重举行第六届“生命天使”非洲助产士助理培训项目开班仪式。作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耕护理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的标志性项目,本届培训聚焦非洲国家母婴健康领域的迫切需求,旨在通过系统性专业培训,显著提升当地助产能力,助力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项目更着眼长远,以技能传递为纽带深化中非卫生健康合作,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务实力量。
坦桑尼亚驻华公使 Dr. Miraji Ukuti Ussi,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朱雪波,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李军红,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主任委员徐鑫芬,温州杨红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杨红等嘉宾出席开班仪式。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工会妇联、国际教育学院、护理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等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开班仪式上,朱雪波副校长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嘉宾与来自14个非洲国家的32名学员。她回顾了学校67年办学成就,特别介绍了在药学、眼视光等领域惠及全球的贡献。她强调,“生命天使”项目作为中非医疗合作重要平台,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学校为本届项目配备顶尖师资,精心设计理论与实践融合课程,提供全方位保障,并承诺持续投入资源推动项目向更深更广发展。她勉励学员扎实掌握技能,成为中非医学交流桥梁,将所学造福本国母婴健康,让“生命天使”火种燎原非洲大地,共谱健康友谊新篇。
Dr. Miraji Ukuti Ussi 公使高度赞扬中国在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特别是对非医疗援助展现的大国担当,盛赞此举不断深化中非传统友谊。他指出,非洲人口增长背景下,地域差异与资源匮乏严重威胁妇女儿童健康,专业助产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他充分肯定温医大“生命天使”项目为非洲培养急需助产人才的突出贡献,表示将积极推动建立坦桑尼亚及非洲各国与温医大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促进人才互访与技术共享。他祝愿温医大再创辉煌,继续为全球生命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徐鑫芬主任委员强调助产士作为母婴健康关键守护者,其专业服务可显著降低80%可预防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她指出非洲部分地区助产士资源极度短缺,“生命天使”项目意义重大。项目已为非洲培养众多优秀助产士助理,他们的工作成效是项目成功的有力证明。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将持续提供专业资源和技术支持,助力项目在非洲扎根更深、影响更广。本次培训融入国际前沿理念,覆盖助产学关键领域。她希望学员珍惜机会,学好本领,成为中非友好使者,惠及更多非洲母婴。
学员代表 Caroline Hango Mwanja深情赞誉项目是“照亮非洲母婴健康未来的希望灯塔”和“中非全球健康深度合作的鲜明象征”。她表示将珍惜与各国同学学习、成长、协作的机会,深入钻研助产精髓,促进文明互鉴,凝聚守护生命共识,让知识与友谊共升华。她呼吁同学们共同庆祝项目启航,并向致力于改善非洲母婴保健事业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崇高敬意。
会上,为感谢坦桑尼亚驻华使馆的深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李军红部长向 Dr. Miraji Ukuti Ussi公使赠送纪念品,铭刻中非在母婴健康领域的深厚友谊。
▲学员代表Lodjongo Louisa Victoria接过本次活动的营旗
本次项目的具体课程培训由我校护理学院设计。培训内容包括正常分娩操作技能、围产期母婴护理、产科急救处理及中医中药在围产期的应用等,旨在帮助学员们全面提升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本次培训还特别设置了文化体验课程,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医学知识。本期项目共招收非洲学员32名,分别来自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津巴布韦等14个非洲国家。
据悉,2018年,我校联合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安博致远国际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我国首个“生命天使”非洲助产士助理培训项目,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六年来,我校积极推进“生命天使”非洲助产士助理培训,为27国培养300余名非洲助产人才,得到加纳驻华大使馆、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等单位和机构的共同支持。2024年,该项目在坦桑尼亚正式建立首个海外培训基地,并参与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斩获国家级金奖,获得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