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瀚为中非总理看病。图由吴荣瀚提供
他,穿越世界另一端的荒芜,直面死亡的恐怖,放弃天伦共聚的日与夜,三次奔赴局势动荡的中非,两次遭遇战乱。枪林弹雨中,他仍不忘天职,在枪战声中完成手术。
他,曾三次被恶性疟疾撂倒,但仍义无反顾,屹立在那烽烟四起的蛮荒之地,为清贫的非洲民众送医送药。病人中,每4人中有1人是艾滋病患者。
他,在战乱中,以队长之职肩担重任,多次把撤离机会让给队友,坚守到最后一刻,兑现送15位“家人”安全回家的承诺。
他,就是第十五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队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主任医师吴荣瀚。
出任队长
远赴中非
眼科医生作为援非医疗队长,史无前例。清秀儒雅,偶尔耍酷卖萌的“70后”吴荣瀚是第一人。
“吴博士是咱男神,唱歌像学友,网球似‘纳豆’!”吴荣瀚在医院粉丝很多。
出生于杏林世家,祖父吴佩衡,中医“火神派”一代宗师,曾任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直至96岁,吴老先生仍亲自为病患问诊。幼承庭训,耳濡目染,血脉里的基因让吴荣瀚选择了从医。
早些年,吴荣瀚就去西南边陲为百姓手术。“母亲年轻时,可以因为一位猎户的召唤,翻山越岭去看病。”医者仁心的传承让他随时准备着,奔赴最需要的地方。
2005年,到温医附属眼视光医院工作后,他是零投诉医生,也是一把知名的“柳叶刀”,曾创下一天19台眼底手术的纪录。
2012年,得知招募援非医生,吴荣瀚报了名。半年法语培训后,因为出色的履历和16年的党龄,他被选定为队长。
见了15位队友和家属,新“家人”在饯行酒宴上说,队长,我爱人就交给你了!彼时,吴荣瀚高高兴兴地答了声,行!
“瑞瑞,爸爸在去非洲的飞机上,外面的云彩都像神勇的奥特曼!”2012年8月14日,经过35个小时的飞行,吴荣瀚一行16人抵达中非。有人问,爸爸去哪里啦?5岁的儿子瑞瑞答,爸爸去非洲做奥特曼了。
虽然没看到传说中奔跑着斑马羚羊的大草原,只见到处都是土坯房的首都班吉,医疗队还是以最快速度进驻友谊医院。
令吴荣瀚没想到的是,中非局势动荡,眼科手术仪器无人安装,消毒是用锅蒸煮。医用氧气大半天只能找到半瓶。无奈吴荣瀚只能以最原始的手工作业法手术。手术器材只有两套,用完自己动手消毒,等待。
物价高昂,食物匮乏,就自己开荒种菜。拿柳叶刀的手拿菜刀、镰刀,刀耕火种。
非洲的蚊子毒,每年有近20万人死于蚊子传染的恶性疟疾。抵达不到半个月,吴荣瀚也被“疟”了。有一晚,盖了两条厚棉被,虚汗湿透,换了五条床单。当脑袋开始剧痛时,吴荣瀚开始有些害怕,身为医生,他知道一旦转成脑疟,就离死亡不远了。
即便如此,白天只要能坚持,他还是照样看病。这一切,他都瞒着国内的家人。
两周后,终于从几乎丧命的疟疾中逃出。但是队友又先后“被疟”倒下。一边救治队友,一边继续为民众看病。之后,他又中招两次,又支撑着过来了。
战乱突起
泪洒非洲
从名门政要到家无片瓦的平民,吴荣瀚和队友们用仁心公平以待。有些病患穷得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吴荣瀚和队友们就自费买奶粉给他们养伤。吴荣瀚和队友们还自费筹集了40万西朗,救助当地特困百姓手术。4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共治愈3000多例病人,做了500多台手术,其中吴荣瀚和眼科同仁做了300多台。
所料不及的是,2012年12月初,中非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伤员和民众不断进入医院。友谊医院的当地医生全跑了,中国医疗队却死守驻地,一面抢救伤员,安抚民众,一面用红漆涂床单,高高竖起“红十字”旗,自求多福。
12月28日,叛军已经打到离首都班吉70公里地带。这天早上,吴荣瀚做了最后一台手术。一位70岁因白内障双目失明的黑人老爹,颤巍巍地被扶进手术室,吴荣瀚让病人放松,可是他自己觉得心跳加快,手微微发抖。远处鞭炮般的枪炮声一点点在逼近。“70公里,如果叛军到,我绝不能丢下病人不管呐。”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切割、剥离、如高手入定般地投入和专注,使他已经听不见外面的枪声……
中午时分,中国大使馆通知紧急撤离。到了机场,只见到处重兵设卡,各兵种荷枪穿梭往返,如穿越到战争片,不料16人只有10个机位。大使馆告知:这可能是最后一班回国的飞机。
那一刻,有队员开始情绪失控嚎啕大哭。队友周奇回忆说,从不抽烟的吴荣瀚点燃一根烟,戴上墨镜沉默,眼泪从墨镜角滴下,手微微在颤抖。“听我的命令,我留下,还需要对不起5位,其余的撤!”忍住眼眶的泪,他轻轻地说,“举手吧!”最后有8人举手。当飞机带着10位队友起飞时,“班吉柳叶刀”吴荣瀚第一次,在非洲土地上泪奔。因为,10个平安回家的人,意味着把他们安然交还了亲人。
又过了一天,再去机场,只有5个机位,吴荣瀚再次选择留下,这下队友不肯了,个个流泪拥抱,不肯离开。吴荣瀚用疲惫的嗓子嘶吼,“我是队长,我命令你们离开!”可戏剧的一幕又发生了,在犹豫之际,那5张机票已被人捷足先登。无奈又只有返回。路上遭遇几十个黑壮汉用弓箭石斧团团包围,命悬一线。最终几位命大的汉子又几经周折逃出生天。
2012年12月31日,颠沛流离的六壮士终于搭上了肯尼亚航空,迎着太阳,一路向东,飞回祖国。但是,吴荣瀚仍心有不甘,“我要回去,预约的病人已经排到了春天,他们需要我!”
再返中非
历经磨难
2013年3月和9月,吴荣瀚又两次受命前往中非探清情况,期望恢复医疗援助。3月,订票后航班取消。9月,历经几十小时的飞行,设法舟车接驳,都无法抵达冲突加剧的中非。但他仍痴心不改,“因为,要兑现承诺。”
2013年11月18日,吴荣瀚带着4名先遣队员再次返回中非。
眼前的班吉友谊医院让他们目瞪口呆:到处洗劫一空,门板上密密麻麻都是弹孔。器械、药物、手术包,空无一物,宿舍也只剩下床板。停水,水箱里放出的最后一点水,混合着青苔和泥沙。夜晚共眠的是白蚁、蜘蛛、蜥蜴……
用仅有的一点装备,简陋的诊室又开张了,络绎不绝的民众又开始来找DR.WU队友门诊。没有药,就用自己随身带的自备救急药,没有输液用品,就开车去找医疗用品店自掏腰包买。同事伊奥结清工资回家之前,吴荣瀚悄悄把自己的食物和钱塞到他怀里。隔几日,这位黑人兄弟打电话来泣不成声,回家那天,村里21位老少被枪杀,他被枪顶住脑袋,亏得上缴怀里的钱物买了全家的命。
12月5日,班吉开始新一轮军事冲突。医疗队驻地外正是冲突的交锋之地,子弹乱飞。武装分子在医疗队驻扎的友谊医院内公然处决敌对方。12具尸体躺大院里,留下弥漫的血迹和民众慌乱逃离时丢下的鞋子……
此时从医院到中国大使馆的路已经被暴徒占领,队长的重任让吴荣瀚挑战智慧和勇气的极限。队友余作黔说,院子露天有手机信号,但容易遭袭,他们都躲屋里,可为了联系撤离,队长和翻译经常在院子一讲半天,有次轰的一声爆炸,院子炸了一个角。队长其实比所有同行医生都年轻,但这时是个指挥若定的大哥。粮食,是过期饼干,集中分配每天一顿。水,观天气让大伙储存雨水。夜间他带头轮岗守夜,不开灯,关闭空调,尽量让驻地消失在班吉的夜色中。仅有的一点财物,他指挥大家在菜地里刨坑,盖土撒上落叶后再绘制一张“藏宝图”。
在枪炮声中煎熬,噩梦般的长夜如此漫长。在这般困境下,他们还是千方百计给当地中餐馆得疟疾的同胞送药。
在吴荣瀚被困非洲的日子,5岁的儿子瑞瑞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他很努力地用乐高积木,搭出一架尾翼有螺旋桨的飞机,驾驶座有两人,开飞机的是瑞瑞,边上坐的是戴头盔长胡子的爸爸。瑞瑞说,我要开飞机去把爸爸接回来。
12月10日,他们得到大使馆通知,归航。可拆除了床单蚊帐,又被通知航班取消。当夜有不明歹徒登上屋顶,“当时血液冲上大脑,如果他敢动我的队员,我和他拼了!”吴荣瀚敲打着菜刀和歹徒周旋。十多天里,队友眼睁睁看队长白了头,因为他答应要把所有“家人”带回家。
12月22日,历经磨难的医疗队终于从生灵涂炭的中非踏上归乡路。
回家了,病人们又络绎而来,但发现原本又酷又帅的吴荣瀚憔悴了许多。
瑞瑞拥抱着老爸,雀啄般把老爸亲了又亲,说,“英明神武的老爸,我最喜欢你!”两父子相拥而坐,看《爸爸去哪里》。
“爸爸,下次还去非洲,我给你做个航空母舰,装备厉害点!”
“对,爸爸还没好好看过大草原呢!”吴荣瀚说,队友们相约如果他还是队长,下次还去,为了未了的心愿。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