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从校园小空间走向社会大天地,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总是在摸索中成长,关键时刻需要学校和社会扶上马、送一程。我省各高校始终把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将就业教育和观念引导融入“三全育人”、强化校园招聘和就业市场服务、用心用情提供有温度的帮扶服务、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机构职能等“新招式”,以特色化举措回应学生就业个性化需求,助力让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找到施展才华的空间。
“教育之江”开设“2025‘浙’些举措促就业”专栏,聚焦浙江高校在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高水平上所进行的探索实践。
“出发!这个暑假能提前体验职场生活,我很期待。”不久前,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80余名学生组成10支就业实践团,分赴云南、四川、河南、重庆等地的医药企业。接下来,他们将深入企业“研发—生产—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技能、积累经验。
这是温医大“每日一企”系列推介活动的新延伸。该校学工部部长李琦介绍,去年学校面向医学生开展了一次企业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约80%受访学生愿意赴企业就业。“过去医学专业学生入职医院较多,现在有了到企业的意愿,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就业新动向,也希望能打破医学生传统思维定势,让医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就这样,“每日一企”活动应运而生。学校迅速动用教师、校友资源,在“访企拓岗”的基础上,重点挖掘与专业相关的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医疗新兴企业,制定了100多个重点企业目录。
这些信息如何发布?简单的做法是一次性挂到网上,但能否有效抵达学生端就不得而知了。于是,学校转变思路,每天遴选一家优质企业,将其文化、硬件、产品等关键信息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在学生社区亮出来。一来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传播速度快;二来每天都有新鲜感,学生就会有盼头。
如今,学生们走到宿舍楼门口时,都会习惯性看一眼电子屏幕上的内容,因为上面每天都会更新一家企业信息,除基本介绍外,还有就业体验岗位、求职招聘信息等。眼视光医学专业学生刘勇舜就是在一瞥中,发现兴齐眼药发布的实习岗位与自己的专业所学很吻合,当即掏出手机扫码报了名。
关注“每日一企”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学校调查后发现,仅有10%的人对企业就业流程较为了解。“大部分医学生求职存在对医院的路径依赖,我们希望通过体验式就业,让学生认识企业岗位、调整生涯规划。”李琦说。
为此,学校对活动进行了再升级,重点展示企业食堂、生产线、办公室等“实景画面”,在学校校园、学生社区、学生食堂的电子屏播放,形成“抬头可见、随时可看”的传播网络。
“以前总觉得学医只能进医院,直到在社区屏幕上看到深圳迈瑞医疗有限公司的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岗位,才发现原来临床医学专业求职还有这么多可能性。”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李悦说。
学校还将“每日一企”与职场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企业就业的认知。比如,学校分阶段组织低年级学生带着任务走进优质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中年级则接触企业工作业务,观摩生产线;利用寒暑假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实践团”,进入企业进行职场实践锻炼和学习体验。同时,配套开设了“体验式就业训练”实践课程模块。对某企业有意向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后,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岗位实习,对就业环境、职业角色、求职过程等进行多维度体验,完成14个实践学时。
“在上海睿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带教老师带我们参与了新品上市前的产品测试,包括远像光屏品类竞品分析、远像光屏TOP应用梳理、远像光屏T1光学设计等项目内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吴敬和说,企业还指导他们利用AI制作输出36篇科普视频、200篇科普文章,“从‘纸上谈兵’到‘实战练兵’,这样深度的职场体验实在太酷了!”
自2024年3月以来,“每日一企”活动已累计推出124期,覆盖全校2万余名学生,参与的企业也对这项活动表示满意。
“每次来温医大参加企业恳谈会,和学校校领导、学院领导,以及医药行业同行深入交流研讨,都会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科伦药业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张欣说,接下来会在与药学院共建的《医药产业发展与未来》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医疗”元素,让学生提前感受数字医疗时代的职业新机遇。
为进一步精准对接企业用人标准,帮助毕业生成长为社会所需、企业所求的优秀人才,学校携手联影医疗、西安国际医学中心、金域医学检验、GE医疗等知名医疗企业成立了温州医科大学雇主企业联盟。借助校企供需对接恳谈会,校领导、学工、教学、校地合作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院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围绕行业发展前景、市场人才需求、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展开研讨,推动“招生培养—学生就业—雇主反馈—校友支持”有机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育人生态,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