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温州网:滴滴眼药水,摘掉“眼镜架”
  • 作者:陈忠 叶锡环    通讯员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钟华   字数:   浏览:3238
  •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实验室里,一名研究人员正在观察一只戴上特制眼镜的小豚鼠。黄建凡 摄

    温州网讯  在最近举行的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州医学院3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对这些代表国家最高科研成就的奖项,不少温州人既感到自豪又有所不解:它们究竟改变了什么?与普通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单纯性近视防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这些看似很枯燥的科研成果,在获奖者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李校堃、温州医学院陈素红教授的指点下,我们尝试用普通人的眼光予以揭示,发现其实并不晦涩难懂,它与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滴滴眼药水有望治好近视眼

      获奖者: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研究团队

      科技项目:单纯性近视防治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近视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全球有10亿人为近视所困扰,我国有近4亿人,其中青少年发病率占半数以上。有人异想天开:如果滴滴眼药水就能把近视治愈,那该多好啊?如今,温州医学院以瞿佳教授为首的“单纯性近视研究”科研团队,正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朝这个梦想艰难迈进。

      目前,医学上通常采用戴眼镜、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或激光手术等物理手段来矫正近视问题。虽然有效,但都不是从近视病因上进行治疗,即治标不治本。长期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来破解近视发病原因的大难题,但均无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防治近视无法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根治措施。

      瞿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尝试从源头上揭示近视发病的奥秘,解析近视发生发展的途径,研究将来用药物预防或者治疗近视的可能性。经过20多年100多人的共同努力,这支科研团队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单纯性近视防治”的研究体系。其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要达到滴滴眼药水就能治疗近视,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如在基础研究方面,该成果首次从基因层面证明豚鼠、小鼠是合适的近视模型动物,建立人、豚鼠、小鼠眼球基因文库,研发出豚鼠、小鼠屈光等参数专用检测工具系列。科研人员让豚鼠戴上眼镜变成近视,再把近视豚鼠变为正常视力,从而能够通过豚鼠探索近视的真正发病原因。此外,他们还建立了人近视体外研究模型,把人眼球中与近视相关的部位取出体外,进行培养和研究,以此找到激发或抑制近视产生的化学物质。

      如在临床研究方面,这支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中国版”的隐形眼镜配置标准,已列入我国眼科教科书,并广泛应用于眼镜行业。

      形象地说,近视后戴上眼镜或隐形眼镜或做激光手术,其实分别是在角膜外面、角膜上面和角膜里面,做一个视力矫正镜片。原先中国人佩戴的隐形眼镜,主要是根据欧美国家的人眼表参数标准研制的,因为眼睛的大小等存在差异,中国人佩戴“欧美版”的隐形眼镜,可能会有异物感,以及造成眼角膜损伤等。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研制出的“中国版”隐形眼镜,更加适合中国人的眼睛,戴起来更舒适安全,并通过特制的隐形眼镜,能够抑制或延缓某些类型青少年近视的发展,目前已经投入使用。

      目前,瞿佳研究团队的近视防治研究成果,已在国内许多省市推广使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神奇的“生长因子”

      获奖者: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李校堃研究团队

      科研成果:发明3种国家一类新药

      10年来,我国共研制成功15种生物制药,李校堃教授牵头或主要参与的就占了3个。为研制这3种新药,温州医学院做了巨大努力,参加者包括李校堃的老师以及他的学生,参与研究人数近80名。

      李校堃获奖的科技项目名称叫“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发明的3种药全部是基因工程新药,俗称生物制药,分别用于治疗创伤、烧伤和角膜损伤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患了这种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下肢溃疡,不截肢就意味着等死。两年前,上海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溃疡,医生采用李校堃等人刚研发的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到患处,结果起到了显著的治疗修复效果,免除了截肢带来的身心痛苦。

      李校堃的助手黄志锋博士说,这是目前全世界治疗糖尿病下肢溃疡的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来说,采用传统药物需要2至3个月才能治愈,而且会留下严重的疤痕。近年来,温医附属一医烧伤科经常在

      临床中使用李校堃等人研发的“生长因子”药物,发现使用该药40天就可以愈合烧伤皮肤,促进细胞再生长,而且不容易留下疤痕。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时,容易引起口腔角膜溃疡,导致饮食困难,只能通过导管进食,最终使身体免疫能力下降,人显得消瘦。采用“生长因子”喷雾剂药物后,可以迅速修复溃疡。

      李校堃带领课题组研制的“生长因子”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皮肤和溃疡修复、骨骼损伤、角膜溃疡等治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新药实现产业化的国家。

      目前3种新药通过科技转化,孵化了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示范产业基地,推动了3家公司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累计创造了近10亿元成果转化价值。至今,该药累计成功治疗6万个病例,应用于解放军301医院等60余家国内各大医院。

      2009年初,科研团队引入民营资本建立了格鲁斯特生物创新药物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正启动规模化产业基地的筹划工作,拟引入资本1亿元,在滨海开发区征地建立60亩的属于自己的产业化基地,计划2011年投产。目的是在这3种生物制药的基础上,深度开发生长因子家族后续系列新药和高端医学美容产品,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能产生5亿元的经济效益,有望将来在温州做出一个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在国内叫得响的生物医药产业群。

      当归也能治疗高血压

      获奖者: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教授陈素红研究团队

      科技项目: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超过6亿,我国有1.6亿,2025年预计达到4亿。

      在高血压患者中,约有80%伴有高血脂和高血粘度,这是冠心病主要诱发因素。高血压患者需要早期和终生服药治疗,而目前尚缺少久用、安全的药物。服用这些化学降压药虽然作用强,但容易出现脚踝浮肿、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此外,中成药品种较少,且疗效平平。

      因此,研制降血压兼降血脂、降血粘度的中药新药,对防治高血压及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有一种降血压药可以长期服用,不用担心其副作用而不断去医院更换品种,这对广大高血压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温州医学院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五个课题支持下,完成了“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研制出符合国际高血压治疗新目标且特色明显的中药新药,达到国际天然药物研究水平。

      当归是一种常见、价廉的中药,但从大量的中药中遴选出当归,并成功提取出能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药,科研人员为之花了20多年时间。该项目第一完成人、浙江中医药大学吕圭源教授说,从1986年开始,10多名专家先后对30多种中药进行实验筛选,最后发现当归提取物可以治疗高血压。经过系统的动物药理试验和人体临床研究显示,这种新药降血压作用显著,并具有加快微循环、降血粘度、利尿、调节血脂、调节免疫等综合作用,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生产批文和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一二年内将投入生产。

      同时,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还发现,血液供求不平衡是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始动因,首次提出了“求本理血”治疗高血压的新见解,具有较强的临床用药指导意义。王永炎院士、胡之璧院士、张

      伯礼院士等专家鉴定后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典范,适用于约8000万高血压患者及大量临界高血压人群。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当归提取物可以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平时是否可以将当归泡茶喝,以达到治疗效果呢?陈素红说,当归是活血、补血药,同时含有升血压成分和降血压成分。只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去除其中的升血压成分,才能达到降血压治疗效果。

      有梦想

      就会有奇迹

      150多年前,飞机和无线电话是梦想;60多年前,计算机和数码也是梦想。在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员探索下,这些梦想都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如今,滴滴眼药水就能治好近视、“生长因子”攻克糖尿病难题、研制高血压特效药,这些梦想有望变为现实,有的甚至成为现实。

      这3项获得国家科技技术奖的科研成果,分别凝聚了数十名乃至上百名科研人员10年甚至20多年的心血,普通人很难体会其中的艰辛困苦。

      从这3个国家科技技术奖研究团队的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温州不仅不缺老板,不缺资本,而且不缺科研人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科研团队不是一批只懂得埋头实验室的“老学究”,而是经常思考怎样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来要给温州留下些什么,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事实上,瞿佳带领100多名科研人员花了20多年时间,不仅构建了“单纯性近视防治”的研究体系,而且建起了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浙江省眼视光医院;李校堃和他的团队坚持“产学研”发展策略,累计创造了10亿元产业价值;陈素红发明的治疗高血压的新药将在一二年内投入生产。这些都是温州科研工作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与素质的生动体现。

      有人说,温籍科学家谷超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是温州人的光荣和骄傲,是温州城市的一张金名片。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温州医学院获奖的3项科研成果,大部分是在温州本土产生,又能直接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福音。因此,我们期盼出现更多的谷超豪们,同时也期盼涌现出更多的瞿佳们。

    原文链接: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