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日报:这份善意,请加倍尊重
  • 作者:林炜    通讯员单位:温州日报   编辑:钟华   字数:   浏览:3136
  • 昨天,市区红日亭伏茶供应点喝伏茶的市民络绎不绝。 许日尤 摄

     网友说事

        喝伏茶的男子

        和烧伏茶老人吵起来了

        前几天,网友“叶王睿”在bbs.wzrb.net本报瓯柑论坛发了一个帖子:今天早上,我在梧田老街桥边办事,旁边有个烧伏茶的亭子。有一名开面包车的司机,拿了一个热水瓶过来装茶,烧茶的老人让他到桥底下的茶桶那里去装,亭子里的茶是给过路人喝的。那人就不耐烦了,跟老人吵起来。

        他怎么不想想,人家烧茶给路人方便,你怎么就不给烧茶的人方便呢?老人从桥下抬茶上来多辛苦啊,你就不能多走几步吗?

        “水上天”:态度这么差,不要给他装了。

        “罗浮人”:不知感恩!

        “天天快乐”:太过分了,老人容易吗?

        “黑色跑车”:男人啊,你太没素质了。老人啊,你受委屈了。

        记者采访

        绝大多数人饮水知恩

        个别人冷言冷语

        免费烧伏茶这等善举,也会遭受“冷遇”?日前一天上午10点多,记者走访了市区两个伏茶点。

        大名鼎鼎的环城东路红日亭,3个装满伏茶的大桶一字排开,记者一靠近,就感到一股蒸腾的热气,汗马上下来了。然而,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却毫不在意地站在桶边,一边还不停地倒茶给路人。一问,才知道他们早上六点过来洗桶洗杯,六点半就开摊了。每天,从凌晨三点到晚上六点多,烧茶的加上两班守摊的,有20多个老人在轮番忙活。

        老人不谈自己的辛苦,却一个劲让记者多表扬陌生的好心人。“有位瑞安的老人,在电视上看到我们的事迹,昨天特地赶来,送了200元钱和一个自己种的大南瓜。”红日亭负责人叶老伯告诉记者。说话间,又有一位在乐清做生意的永嘉鲤溪乡周先生开着车来捐草药,还说如果需要,一个电话就马上再送过来。老人们赶忙记下他的姓名和手机,连连道谢。周先生询问了其他伏茶点的地址,又上路继续送草药了。

        听到看到这么多好心人,记者问,有没有碰到不尊重、不支持的人呢?“那是极个别,有人在红日亭打牌,怨我们把凳子占了;也有人说红日亭‘收入’高,老人把钱放自己口袋了。”叶老伯豁达地说,“闲话总有一点的,我们自己做‘牢到’,对得起良心就行了。”

        这份“牢到”,真花了老人不少心思。在因拆迁而中断多年、今年重新“开张”的矮凳桥伏茶点,记者看到,全新的锅炉呼呼地烧着,一杯杯伏茶放凉了再拿给路人,还有一个贴着“高温消毒”字样的铁锅,一位大妈细致地把喝过的杯子一一放入清洁……“我们的茶是煎出来的,效果好;卫生消毒方面,我们特别小心;有人一次灌30斤,我们也都给他灌,我们多烧些没关系,他喝着好就行。相信把这些细节都做好了,群众自然没话讲。”73岁的矮凳桥老人协会邓会长表示。

        网友声音

        即使难免委屈

        做好事的信念不改

        “做好事却受气,我也遇到过几次,觉得非常郁闷!”“有些人太把客气当福气了。”“如果每个人都能温柔地对待别人的善意,世界就太美好了!”……不少瓯柑论坛网友感慨。不过,更多网友表示,好事还得继续做。

        “我从进大学开始做公益活动,做得多了,委屈什么的自然也难免。说我们是骗子的也有,不务正业的也有,抱怨我们做得不好的也有……”温州医学院杏林青年志愿者服务社负责人孔令妍坦承。但是,她并没有一味失落。

        “是不是没考虑到对方的真正需要?是不是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充分?是不是方式还应该改进?世界上总是好人多,只要我们做得够周到,就一定能得到欢迎和支持。委屈,不会改变我们做公益的信念,只会让我们认真反省不足,努力做到更好。”孔令妍坚定地说。

        记者感言

        用善良呵护善良

        做记者这么多年,组织和报道过不少公益活动,不时也会看到让人心凉的场景,比如哄抢免费赠品、抢不到就恶言相向;比如受助对象对捐赠人冷漠相对,甚至刻意逃避……但是,要不是写这个稿子,我并不太想得起这些不开心了。

        因为,与善良相比,这些不谐音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就像采访时烧伏茶老人一再重复的:“基本上,群众都好兮好,对我们支持兮支持!”回想这么多年,一声声感激的话语,一封封一笔一画书写的感谢信,一面面红彤彤的锦旗,还有那些不值钱却饱含心意的山野土产,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人们普遍是懂得感恩、拥护善良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不谐音,反而说明了行善的必要性。也是生活的困窘和长期的冷落,让某些人变得挑剔、戒备、自保。然而,持之以恒的善意,能够慢慢叩开被悲愤、不安、麻木、自私围困的心灵。如此一来,世界上又会多一个温暖的好心人。何乐而不为?

        也许,我们不能常常行善,不过,对他人的善举多一点体谅和尊重,却是可以做到的。用善良呵护善良,你我责无旁贷。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