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以动脉为通道 为破裂血管 “搭桥”
  • 附一医拿下全国第一
  • 作者:王骁    通讯员单位:温州晚报   编辑:钟华   字数:   浏览:3013
  • 近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首次运用血管介入手术,成功抢救了一名锁骨下动脉破裂的危重病人,这在全国还尚属首次。

      昨天上午,记者在附一医八院区了解到,7月31日,一名30多岁的福建籍男子小刘(化名)骑着一辆摩托车带着两人,在福建与浙江交界的分水关附近追尾撞上了停在道路上一辆满载着竹竿的拖拉机,小刘首当其冲被刺成了“窟窿”,坐在车后面他的两个朋友有幸躲过一劫。由于伤势很重,当夜小刘被直接送到了附一医八院区抢救。

      经过医生诊断发现,伤者被竹竿刺得比较深的部位刚好位于右侧锁骨(肩膀附近)下方,两处深达到五六厘米的伤口,尤其是其中一处已伤及到锁骨下动脉血管,导致血管未完全性破裂,右侧胸壁大量皮下血肿,创口不断渗血,已出现了失血性休克,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必需马上进行手术抢救。

      然而该手术难度极大,当夜医院就召集了包括骨科、血管外科、胸外科、介入科、皮超、麻醉科等六个科室的专家进行了抢救前的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由于伤者破损血管位于锁骨下方极其隐蔽部位,就是开了胸腔或者拆了挡住的几块骨头,都不能看见破损血管,因此显微缝合的难度极高。同时,该处动脉的压力非常高,一旦开放创口,生命顿时危在旦夕。

      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专家们灵机一动,决定运用常治疗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等疾病的血管介入术,在该伤者的锁骨下动脉处放置血管支架,以封闭动脉破裂口。第二天下午,由各科室专家组成的手术抢救组成员在C臂透视机的帮助下,运用DSA血管支架技术,在伤者的右手臂找到肱动脉,“钻”开该动脉,以该动脉为通道,将5厘米长的血管支架慢慢“输送”到锁骨下动脉破裂口位置,然后扩张,成功修复锁骨下动脉。

      附一医八院区骨科主任医生陈雷告诉记者,锁骨下动脉破裂病例非常罕见,死亡率则也是极高,运用血管介入手术,对于这么一个特殊的危重患者来说,不仅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术不仅保住了伤者的性命,而且还保存了伤者肢体和肢体功能。

      据悉,如此运用血管介入手术去抢救一名锁骨下动脉破裂的血管损伤患者,在全国来说都还是第一次。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