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日报:20年控不住的高血压,通过手术成功“降压” 温医大附一院创新术式,治疗高血压有新选择
  • 作者:宋羽雅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王书涵   字数:1315   浏览:20
  • “每天吃一大把药,血压还是说升就升。”常年控制不住的高血压,终让胡老伯的生命陷入危险境地。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周浩教授团队接诊胡老伯。团队在导管室、麻醉科等多部门的协作下,对这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成功解除了高血压“定时炸弹”。

    据介绍,这是全球首款经桡动脉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RDN)产品——经桡动脉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上市后临床应用。这一创新术式,标志着经桡动脉高血压介入治疗已成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新选择。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生命垂危

    60岁的胡老伯一身的基础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20余年,常年血压控制不佳,伴有痛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一周前,胡老伯因突然血压升高,头晕心悸,在家人陪伴下前往温医大附一院就诊。治疗中,尽管调整了多种降压药物,但仍难以实现降压达标。经过详细检查,胡老伯被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难治性高血压,同时合并多重心血管风险因素,已出现高血压相关的多靶器官损害,如左房室增大、心脏瓣膜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视网膜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等。

    情况危急,经过周浩团队评估分析,明确了胡老伯行经桡动脉入路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这是一种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通过阻断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达到长期降压的效果。核心原理是,降低交感神经对血压的异常调控,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帮助实现降压达标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在充分征得患者同意后,手术开始。

    精准消融,术后当天能下床活动

    手术当天,周浩团队通过胡老伯的肾动脉造影结果明确了详细的“消融策略”。即直径在3毫米至8毫米之间的肾动脉血管均可进行消融,包括肾动脉主干、分支及副肾动脉,真正做到“应消尽消”。

    胡老伯平卧手术台,经过常规消毒铺巾后,穿刺桡动脉并置入鞘管,由此建立起器械进入体内的通道。随后,肾动脉消融导管沿着“通道”对左、右肾动脉进行多点射频消融。

    手术进行80多分钟,胡老伯的右肾动脉进行了8次消融,共31个点位;左肾进行了7次消融,共28个点位。医护人员仔细监测并记录,明确消融已顺利见效。

    老伯在术后当天已能下床活动,血压平稳在正常区间,没有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两天后,他顺利出院了。

    高血压治疗,迎来新选择

    据统计,全球约有12.8亿名高血压患者,成年人口中约三分之一患有高血压,我国30岁至79岁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高达2.57亿名。因此,如何进一步丰富降压药物与治疗手段、优化血压管理策略,成为当前临床的迫切需求。

    周浩教授介绍,相较于当前市面上大多采用的股动脉入路肾动脉射频消融器械,经桡动脉入路进行肾动脉射频消融治疗几乎适应所有患者的肾动脉血管解剖结构,同时降低了穿刺相关的并发症风险,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可实现日间手术等显著优势,能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安全、便捷且经济的治疗体验;经桡动脉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四电极环形消融段设计可同步消融,能够在肾动脉周围形成一个更均匀广泛的消融区域,减少了残留神经组织引发疾病复发的风险,提升了手术的整体效率;这项微创新术式将进一步重塑和优化全球高血压介入治疗格局,为高血压患者带来介入治疗方案的新选择。

    来源:温州日报2025年7月8日3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