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发作性睡病作怪 女孩站着都能睡
  • 作者:胡海珍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编辑:王嘉慧   字数:1219   浏览:52
  •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出炉儿童睡眠就诊大数据。数据显示,在17周岁以下的睡眠障碍患者中,睡不好(睡眠质量差)的孩子超九成;年龄最小的是4月龄的婴儿。

    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孔 睡不好的孩子超九成

    早在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睡眠医学科就开设了浙江省首个儿童睡眠门诊。

    该门诊数据显示,2024年就诊量超一万人次,17周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就诊患者有6000人次,最小的患儿为4月龄的婴儿。

    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儿童睡眠医学创新学科带头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蔡晓红介绍,各年龄段就诊睡眠疾病谱有不同特点。其中,0~2周岁婴幼儿就诊以夜间睡眠不安、昼夜颠倒、频繁夜醒常见;4~10周岁以夜间打呼噜、张口呼吸、白天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而12周岁以上的青少年更多就诊原因是入睡困难、失眠或者白天上课犯困等。

    数据显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不好(睡眠质量差),占整个睡眠障碍患者的91.26%。这类睡眠障碍涵盖多种情况,如睡眠中频繁夜醒哭闹、多梦、呼吸不畅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蔡晓红曾在门诊中碰到一名7岁女孩。家长说,孩子夜间打呼噜已有4年,而且发现在睡眠中,她频繁出现呼吸暂停憋气的现象,最长一次呼吸暂停时间可达20秒。家长只能整夜守着孩子不敢入睡,生怕孩子出现意外。由于睡眠不好,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走神,学习成绩较差。

    经检查,蔡晓红发现这孩子有腺样体面容、龅牙、扁桃体3度肿大,鼻咽镜检查显示为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3/4。在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后,她诊断这孩子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有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于是,她建议孩子施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术后复查时,家长欣喜地告诉蔡晓红,孩子的打鼾、呼吸暂停症状已经得到了改善,白天的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小女孩站着都能睡着

    竟是发作性睡病作怪

    上课、写作业、考试时甚至站着都能睡着;有一次,在课间休息时,趴在桌子上睡着,怎么都叫不醒……近日,蔡晓红接诊了一名嗜睡的9岁小女孩。

    经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和小睡试验后,小女孩被诊断为罕见病——发作性睡病。经药物治疗后,她的白天嗜睡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

    蔡晓红介绍,发作性睡病虽然是罕见病,但在儿童睡眠医学科的门诊中,也占了整个睡眠障碍患者的2%。

    此外,睡不着(入睡困难)的患者占了6.74%。他们通常是由于心理压力、不良的睡眠习惯或环境因素等导致入睡困难,甚至通宵不睡。

    由于入睡困难持续半年多,14岁的男孩小鹏(化名)来到蔡晓红的门诊。经了解,原来他因为睡不着,经常偷偷起床玩游戏至第二天凌晨2点,导致起床困难,上课犯困。

    蔡晓红诊断其为失眠症,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并对他进行了睡眠卫生教育,并为他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两周后复查,他说上床能很快入睡,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