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来了脑起搏器纳入医保,让我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近日,一名68岁女性患者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了深部脑刺激术(DBS)。今年3月,浙江省医保政策迎来重大调整,DBS手术费用及关键的脑起搏器耗材费用均可依照政策规定比例予以报销,这一突破性举措如同一剂强心针,能极大缓解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重压。
DBS是脑深部电刺激术缩写,俗称“脑起搏器”,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一个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一根电极和一根延伸导线。它将导线植入脑部的特定位置,利用脑部节律器发出的电刺激来调节脑部神经核团,改善运动症状,达成治疗目的的一种手术。这些部件均需要植入患者体内,但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该名患者15年前就被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多年来依靠药物维持病情,然而近两年药物疗效大打折扣,症状波动频繁,日常的基本活动如行走、进食,甚至简单的翻身都变得异常艰难,生活质量急转直下。经过医院以神经内外科为主的多学科评估,认为该患者完全符合DBS手术适应症。
那么这个手术到底要花多少钱?首先该手术的主要费用在于脑起搏器,根据不同厂家及不同电池,电池有充电跟不充电的区别,不充电的用3~5年就需要更换电池,充电电池用15~20年后也需要更换电池。该名患者选择的是不充电的,全部手术费用需要支付超过18万元,现在她走的是农保,自付约10.5万元,报销7.7万元。
医生提醒,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做DBS手术,该手术的适应症有着严格的标准,必须经过医生评估,符合条件才能考虑手术。“DBS并非一劳永逸的根治手段,但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而言,却能精准有效地改善运动机能,削减药物副作用,尽可能延长病情相对平稳的‘蜜月期’(是帕金森病患者用药初期,药物能很好控制症状、疗效明显的一段时期)。”温医大附二院神经外科主任盛汉松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