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了一跤,竟然摔出了脑袋里巨大的血肿。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两位因外伤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
86岁的陈阿公入院时由于无法行走,是坐着轮椅来的。他除了言语有点混乱外,依然神志清楚。陪同的家人一开始以为他得的是小毛病。但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俞丽生告诉他们,老人的双侧颅腔表面有一块很大的血肿,导致整个大脑被压缩了一半。由于老人年纪大,脑萎缩使得他仅出现无法行走及言语混乱的症状,如果是年轻人,后果不堪设想。
无独有偶,骨科转入的72岁的林阿婆也被医生告知脑袋里有一个巨大血肿。林阿婆的家人说,她平时体健,那天正在自家农田干活,突然出现双脚无力无法行走的情况。家人以为是腰椎问题引起的,赶紧把她送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瓯江口院区。在就诊过程中,她突发癫痫。经颅脑CT检查,提示脑疝,后转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
经了解,两位老人均在一个月内摔了一跤,家属很快将他们送往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当时并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家属便都放松了警惕。也正因此,他们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在颅内发展得很大。
俞丽生介绍,慢性硬膜下血肿通常发生在外伤后的三周以后。通过影像片,可以看到一个“月牙儿”出现在脑袋里;当“新月”变成了“上弦月”时,说明大脑脑室和脑干进一步受压,患者就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乏力等症状,部分人还会表现为痴呆、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及偏瘫、失语和癫痫等症状。因为该病表现为慢性过程,早期容易被忽视。
快速做好术前检查后,俞丽生先后为两位老人施行了微创手术。手术时长仅1小时,双侧创口仅有五毛钱硬币大。术后第三天,他们就能下地行走了。出院当天,陈阿公是健步如飞地走出医院的,这让他的家人很是惊喜。
据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年收治上百例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多数是头外伤所致,少部分是自发性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所致。在这里,俞丽生提醒老年人,平时要注意行走安全,跌倒后三天内和三周内都要提高警惕,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