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只有50块钱,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一周?住青旅、打零工、摆小摊……温州医科大学“飞鹰行动”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在义乌开启了一场独特的“生存挑战”。
遍地金的“世界超市”依然“就业难”
“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实在太大了,谁家市场按街道算呀?光一层楼就有三、四十条街,从一区走到四区都至少要两小时。”“生存挑战”开始前,实践队员们提前几天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和篁园服装市场进行社会调研,实践队队员孙杨杨看着眼前巨大的“世界超市”发出感叹。
实践队队员贺诗淼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义乌,‘世界的尽头是义乌’这句话真没糊弄我!商品种类全、数量多,且售卖相同种类商品的商铺都集中分布,太令人心动了。”
实践队指导老师尹恬然告诉记者,温州医科大学这个形同“生存挑战”的社会实践已举办了20余年,中间因为疫情原因中断了几年,今年重启开启。“考虑到安全因素,重启第一年我们选择在省内进行。义乌商业氛围好,感觉有更多工作机会,活动‘重出江湖’后,学校有很多同学踊跃报名,最后组成的实践队有22名成员。”
初抵义乌,队员们纷纷被这座城市浓浓的商业气息所吸引。不过,滤镜很快就被现实打破。“在我的印象里,义乌小商品市场很发达,感觉在这里找工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实践之后发现,很多工作都不招短期工,我们屡屡碰壁。”贺诗淼说。“不招短期工”“只招熟练工”“暑期工已招满”……屡屡被拒的找工作经历给队员们上了生动的“社会第一课”。
有队友提议批发商贸城中的商品去其他地方进行售卖,可在人手50元初始资金的限制性,同学们根本拿不到批发价,更何况,小商品在当地已是饱和状态,每个街头巷口都已有种类齐全的商贩店铺,“限时挑战”下的同学们毫无优势。实践刚开始,许多拿着50元初始资金的同学们交完青年旅馆30余元一日的住宿费后便陷入窘境。
屡屡碰壁后,手打西瓜冰创业
不过,调研时耳濡目染着义乌人的创业精神,贺诗淼、孙杨杨等队员依然不忘“做生意”这“更大的梦想”,她们另辟蹊径:卖不了小商品我就售卖夏日饮品。打定主意后,几个队员各自分工,搜寻经验,决定利用地摊经济的热度,把“西瓜冰小摊”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几个队员通力合作,采买物资、设计海报、制作冷饮,还在朋友圈和各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第二天就火速出摊。
为了节约成本,“西瓜冰小队”通过“闲鱼”APP联系了当地卖家,成功收到一组保温桶装备。没有购置专业的沙冰制作工具的队员们就地取材,采用更费劲的方式用保鲜膜包裹好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手工捣碎西瓜,再加入雪碧、爆珠等小料放冰箱冷冻,第二天出摊时就正好达到了沙冰的状态。
在买原料的路上发现,队员发现附近就有一个篮球场。贺诗淼说:“这里人流量大,而且大家运动完肯定都想喝点解暑的,我们就决定把摆摊地点也定在那里啦。”但现实总是比她们想象的更加“骨感”,即使已经卖力吆喝,光顾摊位的顾客仍寥寥无几。最初的挫折并未使“创业组”的队员们气馁,孙杨杨还开始尝试在直播平台宣传造势:“我们坚持摆摊到凌晨一两点,几天下来每天也算能销售一空,令人惊喜的是,我们试水的线上直播打赏的收入竟然还达到了100多元。”
回想这段短暂的创业经历,队员们,“出租车司机聊起来本次实践,聊到我们明天要在篮球场摆摊,叔叔觉得我们的社会实践很有意义决定让他儿子也去试试,他还说第二天要来支持我们,总觉得是句玩笑话,结果第二天凌晨收摊时,我们竟然真的在篮球场外看见了他!他买走了我们最后一杯西瓜冰。”
“打工王”麻木看见“人生尽头”
“熨口罩、熨口罩、熨口罩……我进厂打工一周,疲惫又麻木,感觉一眼能看到人生的尽头了。”“生存挑战”一周后,实践队队员江鹭成了队里的“打工王”,实践结束后盈余了最多的资金。
实践期间,江鹭通过找零工、boss直聘等平台,找到一个口罩厂的工作,熨烫一个口罩一角钱左右。“一开始,我一天只能熨500个口罩,后期熟练后能干1000个,可哪怕这样,厂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一人都能顶我们好几个。”江鹭和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多到达工厂,常常工作到晚上9点,一天只有中午不到半小时的吃饭时间。后来,江鹭换了一个饰品厂制作抓夹的工作:“上工的第一天早上,我可兴奋了,感觉用热熔胶粘贴抓夹就像做手工一样。可是,这种不断不断重复的流水线工作实在太消耗我的精气神了,它能湮灭所有乐趣,到了晚上,我心情无比低落,那一天情绪的转换我记得无比深刻,真是从希望跌到绝望,我绝对忘不了。”为了挣更多钱,江鹭一天只吃最便宜的素菜面,下班后还通过互联网接了一些翻译、整理资料的活。“我的‘工友同学’也常身兼数职,还有同学兼职游戏代打、陪玩等等。”
从工厂包装员、仓库装卸工、饭店洗碗工、店铺看管员、送餐外卖员,到游戏陪玩、摄影陪拍,再到自主创业,7天的时光后,实践队22名队员全部挑战成功。除去日常开支皆有盈余,结余金额4700余元,后续将作为爱心款项,用于支持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青海格尔木的教育工作。
实践结束后,江鹭感慨道:“好好学习,真的要好好学习,打工的日子一眼望到头,工厂里那些辛苦劳动的叔叔阿姨们都说是为了供子女上学来这里打工,我可不能浪费现在自己拥有的资源条件。”
孙杨杨说:“我们打算从义乌进一批漂亮又便宜的手串回学校做下学期的新生礼物,我们还打算把我们的西瓜冰小摊摆到学校去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