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还是第一,要把病人看好、自己保护好的情况下看好病。”早上七点,晨光熹微,温医大附一院耳鼻喉门诊内,今年80岁的返聘老专家李智渊已经穿上了白大褂,戴好N95口罩,头顶着反光的额镜,做好看诊的准备。这个点,会有不少没挂上号的病人,提前过来“蹲守”。李智渊宁可自己早起,也要腾出时间为着急的病人们看诊。
当前,各大医院都被疫情风暴裹挟,医护人员们自身在遭受感染风险的同时,还要耗费心力照料爆发式增长的阳性患者,但他们始终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因年纪大而面临更大感染风险的李智渊,也中气十足地表示:“虽然我年龄大了,但还是要坚持。”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他也乐呵呵的,很是坦然——因为家里已经有不少人感染了,感觉自己迟早也得来一遭。
李智渊医生还自我宽慰道:“其实,我们耳鼻喉科近期的病人反而减少了,很多病人都觉得现在来医院太‘危险’了,所以能迟点看就缓缓再来医院。”近段时间,李智渊接诊的病人中,有不少是因为“阳了”导致“喉咙跟吞刀子一样要命得疼”。这类病人症状严重,喉咙基本已经红肿不堪、难以忍受,需要及时就医缓解疼痛,但对于大部分轻症患者,李智渊还是建议居家治疗为妥。
记者手记
白衣执甲,坚守一线。近期,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我市感染高峰随之来临,医院作为疫情冲击的“第一关口”,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很大,压力可想而知。他们有的“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坚守一线,有的感染后、症状一减轻就第一时间返岗……这群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又一次牺牲小我,奋斗在一线,一切为了病人。
披上“战甲”,他们就成了战士,但层层铠甲下,他们也不过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他们的付出应当被看见、被尊重。尤其在特殊时期,同心抗疫,我们每一个人能做的有很多,比如轻症居家休养治疗,不去医院扎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真正有需要的人留出生命通道;想咨询医生的,可以就近选择社区发热诊室或者互联网医院;确需前往大医院就诊的,在等待期间多一份耐心、多一点包容。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点,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