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温州助力中国-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温医大附一院与班吉友谊医院对口合作
  • 作者:陈忠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高拓   字数:1080   浏览:879
  • 7月27日,中非共和国卫生和人口部举行中国-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医药箱移交暨中国与中非关于开展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协议签署仪式,双方签署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班吉友谊医院开展《创面感染与修复专科联合建设项目》的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协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发起的“肤生工程”慈善基金,向中非捐赠100套医药箱与700支“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并在会上进行交接。

    中非卫生和人口部长索姆塞在致辞中高度赞赏两国医疗卫生领域务实合作,感谢中方捐赠医药箱,这对中非公共卫生建设意义重大,将极大助力中非改善基层医疗条件,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保障。中非政府欢迎两国签署关于开展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协议,愿同中方不断加强卫生领域合作。

    为更好地开展针对非洲地区的医疗援助,在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 “肤生工程‘一带一路’中非行”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通过捐赠短缺药械、开展远程医疗及培养创面修复人才等方式,帮助中非共和国建立难愈性创面治疗体系与预防体系,满足当地患者在创伤治疗上的需求。温医大附一院还与中非友谊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帮助中非友谊医院建设创面感染与修复专科,为中非共和国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人群送去健康。在携手防疫的基础上,肤生工程高度关注非洲基层乡村与部落的医疗问题,尤其是创面修复治疗方面的需求。此次肤生工程参与捐赠的医疗物资为综合型全科医药箱,列装常用药械共计20多种。捐赠物资中700支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温医大研发、上海腾瑞制药公司生产捐赠,主要用于非洲民众因艾滋病、烧伤、创伤、战伤等导致的各种创面缺损。知名慈善企业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也通过肤生工程定向捐赠出医药箱100 套。肤生工程团队还协助使馆筹集采购了另外 600套医药箱,并组织编译了法语版的“中国-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医药箱手册”。

    温医大附一院对中非共和国的医疗援助有近20年历史,先后有7位职工在战火和疫情中赴非支援医疗卫生工作。自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该院还通过搭建“中国-中非抗疫远程会诊平台”,向有需要的中非患者、华人华侨提供帮助,并将“中国抗疫温附一经验”传授给班吉友谊医院。同时,自国家卫健委下达推进30个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文件以来,该院主动调研、积极推进,并于2021年9月作为全国首家医院通过立项。目前已开展医院网络建设、物资捐赠、远程医疗等活动,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开展外方医务人员来华进修、创面修复专家赴非手术救治等合作。

    温医大附一院医务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去,中非共和国友谊医院有10名医院人员来该院进修学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