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卢明芹到市卫健委开会,经过一条小路时,忍不住“想掉”眼泪。1年前的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他和温州其他19名医护人员首批驰援武汉。送行仪式就是在市卫健委办公楼匆匆举行。
“一年前就在这条小路,想起当时我坐在车上,望着窗外妻子和孩子追着车小跑。”回望援鄂的50多个日夜,卢明芹语气淡然,但唯独聊起这一幕,他有些动容。
卢明芹援鄂的照片
时隔17年, 他再次告别妻儿“上前线”
卢明芹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93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温医大附一院的感染内科工作至今。
2003年非典暴发的时候,他还是一名主治医师,主动请缨成为该院第二批进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担任医疗组长。卢明芹回忆,当时医护人员佩戴的不是N95口罩,而是可重复使用的棉纱口罩。“要戴三层口罩,最里面是医用外科口罩,外面两层是棉纱口罩,就是缺氧的感觉,非常闷。”
当年,卢明芹作别妻子和3岁的幼子,去了抗击非典一线。17年后,这一幕再次上演。
2020年1月25日早上7时许,还在睡梦中的卢明芹接到领导电话。他转身通知妻子詹冬蕾为他准备换洗的衣物。1个多小时后,卢明芹便和妻儿赶到送行仪式现场。
出行的背包里,妻子塞进了两副护目镜、两套防护服、40个口罩。
当时,武汉的医疗物资紧缺。省卫健委通知每名援鄂的医护人员自备一周的防护装备。温医大附一院举“全院之力”做好援鄂人员的后勤保障。卢明芹记得,院领导当时拉来了一车仓库里最好的防护装备,护目镜、防护服让他们尽量多带走。细心的同事还为他们准备了感冒药等药品。“到了武汉后,大后方温州还不断寄来防疫物资,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
离温的路上,他的手机不断弹出短信、微信,不断知情的亲友纷纷送上敬意和祝福。
出发后,他让妻子“晚一点再给父母打个电话。”当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去会是50多个日夜。
援鄂归来后,很少发朋友圈的他发了条统一致谢的信息,收获了四五百个赞。
2003年5月9日版面截图
顶着压力,他们尽全心拼全力
去年大年初一,卢明芹一行人先到杭州集合,然后随全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经合肥转车。“动车上,乘务员为我们泡好了泡面,还加了根香肠。”抵达武汉驻地酒店时,已经是次日凌晨3时。
尽管大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一线的抗疫“战况”还是比预估得更严峻。
卢明芹支援的是武汉市第四医院。初来乍到,疫情就给了援鄂人员一个“下马威”。接管病区第一天,就有2个重症病人离世。第三天,和他们对接的当地女医生确诊,导致7名援鄂的医护人员也被隔离。五六天后,负责接送他们的酒店司机也确诊。
卢明芹坦言,初到武汉的心情是“不安、迷茫,甚至有点害怕”。这些坏消息,他至今没和家人提及。“那段时间,每次和家人联系前,我都要先调整好状态,宽慰他们说都挺好的。”
作为19病区主任和浙江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第五党支部书记,卢明芹带领来自省内各大三甲医院的骨干“尽全心、拼全力”。面对困难,他们毫不退缩。团队在最短的时间里摸索疾病的发展规律,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快速评估脏器功能,个体化分层治疗,进行及时的支持维护,精心护理。
“最忙的是第一个月。”那段时间,卢明芹“每天盯,采取各种治疗措施,希望把病人留住”。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治疗越来越有序,大家越来越有信心。卢明芹清晰地记得,去年3月13日,所在病区一天就有8个病人治愈出院。
卢明芹所在的医疗队收治住院患者比例达浙江省所有援汉医疗队的26%,诊疗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分别达29.5%、29%,治愈出院患者达42%。人数不足十分之一的队员,完成近30%的工作量,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赏。
2003年,卢明芹(后排左二)和同事抗击非典的合影。
如果有下次,还会作出同样选择
这段并肩作战的非常时期,让医患关系十分纯粹。有位阿婆每次在查房时,总要拉着卢明芹合影留念。
即将离开武汉之际,卢明芹在驻地酒店收拾行囊的时候,没想到,一位已经出院的患者专程赶到酒店,一定要和他们见个面,道个别。
2020年4月6日,卢明芹随温州援鄂医疗队载誉归来,警车开道,整座城市都在向这群“最美逆行者”致敬。
面对这么多的掌声和关注,卢明芹的内心有些“不安”。每次合影,他总是尽量“靠边”。他说:“我不是英雄。只是换了一个城市,换了一家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他曾在武汉的隔离病房里,通过视频喊话温医大新生:“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选择一份坚强、一份担当。”他也是从新人一路成长!这些年,他亲历了温州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的提升。
“所有的荣誉都属于过去。”现在,卢明芹已经回归忙碌的日常工作,继续坚守临床一线,努力提升温州市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诊治水平及院感控制能力。
前不久,卢明芹本来要到武汉出差,但因为医院收治了温州的新冠确诊病例,行程只能临时取消。“其实,我挺想回医院和驻地酒店看看的。”整整58天,卢明芹就在这两点一线间往返。“那时我们每次回到宿舍,一插房卡,酒店的房间就会响起一段音乐。前阵子,有人把这段音乐发到援鄂的微信群里,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援鄂归来后,父母曾轻轻叮嘱他:“下次不要去了。”但卢明芹深知,如果还有下次,他仍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去过之后,反而不怕了。”
温都记者 尤豆豆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