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一边大一边小,竟是肿瘤在作祟!今年38岁的王先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面部不对称,到医院一检查竟是下颌骨长了巨大肿瘤。按照传统手术切除,可能会留下20厘米的疤痕,如何既能治病又能留住颜值,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团队为他做了一次挑战,采用口内入路手术方法和3D打印技术,为他做了一次堪称“完美”的手术。
半年前,市民王先生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右边的脸比左边的大一些。虽然没有明显的疼痛不适,但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打鼓。今年7月,王先生来到了温医大附一院口腔科就诊,经颌面部三维CT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右侧下颌骨内部长了一个巨大肿瘤。
该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郑顺友介绍,这个肿瘤属于囊性肿瘤,形态呈L形,自右下颌骨体部延伸至同侧髁突基部,也就是从下颌骨一直往上延伸到耳侧,最长直径约10厘米。虽然肿瘤恶变概率较小,如不尽早治疗,有可能会侵犯颅底甚至颅内、脑脓肿和脑膜炎等并发症。
虽然手术切除难度不大,但是按照传统口外进路手术方式切除下颌骨肿瘤,会在脸上留下20 厘米左右的手术疤痕。这不仅对容貌造成严重影响,还会损伤面部动脉、面部神经,导致术后下唇麻木,面神经麻痹以及面部两侧不对称畸形等并发症。
经过多次组织讨论,专家团队决定采用口内入路手术方法。郑顺友说,与传统口外入路手术相比,口内入路视野小,难度会更大。手术中面动脉、面神经等重要结构也更易损伤。而且移植骨瓣和固定钛板存在问题,手术时间会拉长,十分考验手术医师的体力与耐力。
如何能精准又高效地在口内切除肿瘤,然后重建下颌面呢?手术团队决定先对患者的下颌骨进行3D打印,用以术前明确需切除的范围。同时,以健侧镜像翻转后模拟出正常状态下的下颌骨模型,用以术前预弯重建钛板,节省术中临时弯制的时间。
在麻醉科、放射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配合下,手术团队成功切除了患者右下颌骨的巨大良性肿瘤,同时于右胸部取了约15 厘米长的非血管化自体肋骨,植入口内切口,借助穿颊器的帮助成功将弯制好的重建钛板固定于剩余下颌骨、髁突及植入的肋骨瓣上,对位分别缝合口内和耳前皮肤小切口,而该切口仅2厘米左右。整个手术过程用时10个小时。
一个月后,王先生顺利出院。目前,王先生的面部功能恢复良好,无神经损伤及面瘫表现,咀嚼功能满意,吞咽及语言功能正常。
医生介绍,患者王先生的肿瘤之所以长这么大,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因此日常生活中,自我检查口腔很重要。下颌骨良性肿瘤中以颌骨囊肿最为多见,其中主要为牙源性囊肿。建议大家及时拔除智齿,早治疗龋齿,牙痛时尽早就医,如有发现颌骨不对称的情况,尽早去医院做影像学检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