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昨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悉,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教授团队的项目《我国原创细胞生长因子类蛋白药物关键技术突破、理论创新及产业化》荣获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在脑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神奇多肽,因此该物质被命名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简称FGF)。它能加速创面愈合,促进神经损伤修复,调控器官或组织再生,未来或能用于抗衰老治疗。
据李校堃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历经近30年探索与实践,李校堃带领的科研团队,重点围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的临床转化和制剂开发,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临床药物的国家,提升生长因子创新药物的适用人群和患者依从性,提高我国在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形成了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研究及推广新理论,确立了我国生长因子类药物产业化的国际地位。
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导致的足部溃疡和眼表溃疡及干眼患者人数增多。近十年,李校堃团队以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思路对生长因子创新药物开发体系进行了系统提升,从理论角度挖掘新机制、新靶点;从应用层面丰富制剂类型和适应症范围,让众多慢性溃疡导致的截肢及致盲患者得医治。
截至目前,李校堃团队开发生长因子一类新药3 项,植入型Ⅲ类医疗器械1项,培植年销售过亿品种4个,累计销售突破百亿元。获得临床批件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5项,关键技术在10多家企业进行应用。生长因子系列产品在全国 5500 家医院应用,临床用药达6800万人次。在 Nature 等杂志发表高水平SCI论文96篇,被Nature 等期刊正面他引1946次。
现年 55 岁的李校堃凭借在“生长因子”领域的突出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和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
□晚报记者 金智宽
把事情“做到极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专访
昨天,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作为获奖代表出席 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李校堃团队,也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更属于全体温州人。
1月4日,李校堃接受记者采访。晚报记者 余日迁摄
上周五,在李校堃即将启程赴北京参加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前夕,本报记者在温州医科大学校园内,对他进行了专访。
□晚报记者 金智宽
一次奇遇
投身“生长因子”研究
记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研究在医学领域曾不被看好,作为药物应用之前也无先例。您什么时候投身这个领域的科研?
李校堃(以下简称李):1992年,我在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一天深夜,我骑自行车回学校,不小心掉到沟里,脸部着地,严重挫伤,要缝30多针。面临毁容风险,我突然想到,我们正在研究的“生长因子”可以修复创面。虽然当时学界认为“生长因子”存在成瘤风险,但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居里夫人、保尔·柯察金等故事,我仍鼓起勇气决定一试 ,并放弃了手术。十几天以后,我从镜子里发现,脸上挫伤的部位竟奇迹般快速愈合,皮肤创面也没有留下疤痕。这次奇遇对我触动很大,让我一头扎进了“生长因子”的研究领域,并坚定信心。
一路坚守
坦然面对质疑声声
记者:近 30 年来,您一直从事“生长因子”研究 ,能分享下心路历程吗?有没有想过放弃?
李:药物的研发需要进行成百上千次反复试验。夜以继日、席地而睡是家常便饭。记得有一次,连续两个月没出过实验室,吃睡都在里面。2004年以前,我在广东,很多人碰到我就问:你怎么做来做去老是这个东西,能不能换个课题。我解释说,这次不一样,有新发现。但很多人不理解,也不认可。我们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时也经常受到一些学者质疑。对此,我们用近30 年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大量实验,给全世界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中国研制的“生长因子”药物是安全、有效的!回看来时的路,曾经历痛苦、无助、绝望,甚至想放弃。因为真的太难,不是因为科研太难做,也不是因为太辛苦,而是因为太多人都过于浮躁。
一骑绝尘
科研实力领跑国际
记者:随着您团队对“生长因子”研究的深入,最近几年你们又取得了哪些新的科研成果?
李:这几年,我们将“生长因子”的适应症从过去单一针对烧烫伤,延伸到糖尿病溃疡等难愈性创面以及角膜溃疡、宫颈糜烂、脊髓损伤、整形修复等更广泛的再生医学领域。尤其是,我们经过大量临床前实验发现,“生长因子”对于糖尿病治疗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明显缓解血管病变、降血糖、解决并发症、修复胰岛。这将会是影响巨大的发现。
记者:我们想了解一下,目前您团队对于生长因子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李:可以说,在这一科研领域,我们团队已经进入了“无人区”,“领跑”国际,被国际顶尖的《Cell》系列期刊评价为“里程碑式的发现”。在“生长因子”产业化方面,国际普遍认为中国做得最好。
一句良言
道出成绩背后的秘诀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您的团队最终斩获这一荣誉?
李:主要是要有“工匠精神”。记得 2004 年,瞿佳找到我,想“挖”我到温医大药学院当院长。他当时的一句话说到了我心坎里:“我们温州就是要你做的这种东西,别人不想做的 ,我们就把它做到极致。”“做到极致”,既是瞿佳对眼视光学的追求,也是我对“生长因子”的追求。瞿佳对我说,我就搞眼视光,你就搞生长因子,咱俩一起搞。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当时,还有人开玩笑说,两个“瞎搞”的人搞到一起去了。这种“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正是温医大“两面大旗”——眼视光和生长因子,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的秘诀所在。以小做大,以点带面,一招鲜吃遍天,这不就是温州人的精神吗?温州的打火机、纽扣、拉链,不就是把“别人不想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吗?
一份深情
推动温医大高质量发展
记者:您团队的科研成果对温医大而言有什么积极意义?如何推动温医大高质量发展?
李:我们团队所有人都饱含着深情在做这个科研项目。我们通过深挖“生长因子”这口井,探索到了很多未知的奥秘,发现它跟很多学科都存在关联,并推动了温医大整体学科的发展。同时,我们发现“生长因子”跟许多疾病关系非常密切,这也加深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在新药的研发上,也有了更多成果,比如治疗角膜病的贝复舒滴眼液。另外,还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
一个梦想
促成产业在温州落地
记者:您团队的科研成果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广东、安徽等地投产且产值不俗。但遗憾的是,目前相关产业并未在温州落地,这是什么原因?
李:这个产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做。另外,温州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光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在出台政策、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提高城市承载力、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营造出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的更好环境。
记者:您对于促进相关产业在温州落地有什么设想和行动?
李:接下来的 10 年,我希望实现一个梦想,就是要把温州打造成全国“生长因子”研发和产业的高峰。不久前,我们打造了温州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整合医药研究院。最近,我们还打算在“中国眼谷”做一个围绕“生长因子”的标志性产业。我们希望通过推动“生长因子”产业的落地来助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