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3月11日-3月17日)是世界青光眼周。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10%。目前全国有青光眼患者2千万例,温州约有10万例,但治疗患者估计不足1万人。为了普及青光眼知识、早期发现青光眼,近日,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开展了公益讲座、免费检查等活动。
青光眼无法治愈,但可防可控
3月11日,在公益讲座现场,记者遇到一位来自哈尔滨61岁的吴阿姨,她患青光眼20多年,曾做过两次青光眼手术。近几年,她对滴眼液产生耐药性,眼压一直控制不好,视神经损伤严重,视力很差,平时不敢出门,在家也常摔跤。当地大医院专科医生说没法做手术了,这意味着她即将失明。家人不甘心,女儿终于在青光眼病友的推荐下找到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做了第三次青光眼手术。“青光眼太难治,我妈真是受尽痛苦,这几年求医之路是一把心酸泪。幸好遇到了梁教授,术后,我妈的眼压总算降下来了,暂时阻止失明。”吴阿姨女儿说道。
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青光眼专科副主任梁远波教授介绍,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终生性疾病,视神经的损害、视力下降是不可逆的,不能恢复。青光眼的病因不明确,眼压升高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目前的治疗,如药物或手术治疗,都是控制眼压,延缓其进展。
“青光眼虽然有严重致盲性,但它可防可控。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患者可以保持一定的视觉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梁远波教授说,该院青光眼专科在2014年~2016年,开展“青光眼筛查踏青行动”走进温州市300多个社区,筛查3.2万余老人,疑似青光眼2701例,确诊青光眼440例。通过“踏青行动筛查”可以让患者提早发现青光眼5~7年。
多数患者无症状,但做到早发现并不难
“每年体检,我的眼睛检查正常,去年单位体检新增一项测眼压,结果我的眼压很高,再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为青光眼。”42岁刘先生很疑惑,都说青光眼会有眼痛、头痛的症状,可他一点症状也没有。
“青光眼被称为‘隐匿的杀手’。大多数患者无症状,80%青光眼患者发现患病已经处在中晚期。”梁远波教授解释,青光眼主要分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类型,根据症状,又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由于眼压急性升高,就会出现眼痛、头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能完全失明;而慢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慢性升高,大多没有什么自觉症状,往往到了视野缩窄、视力显著下降的中晚期阶段才发现患病。
梁远波教授提醒,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四类人群为高危人群为:年龄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家庭史者、中高度近视眼者。其实,青光眼的早发现、早预防并不难,只要做测视力、眼压和眼底三项检查即可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筛查。
大量喝茶水会使眼压升高,控制疾病需要“管家”
62岁,李先生是福建宁德人,2001年时右眼做了青光眼手术,但左眼由于青光眼程度较轻,只用药物治疗。其间,他几乎没有来院复查。15年后,他再次来院复查,左眼已经失明。
“这是我们碰到一个遗憾的病例。很多患者以为手术治好了青光眼或者用眼药水,眼压降下来就停用,他们不复查,最终将导致失明。”梁远波教授说,青光眼患者定期随访评估非常重要。我们曾对术后青光眼患者调查发现,随访率每年下降,为此,我们设立国内首个青光眼早期诊断与随访管理中心,培养了国内首个青光眼个案管理师,随访率就从原来第2年随访率的43%,上升至80%。青光眼有了 “管家”,不仅提醒患者定期复查,同时可以第一时间叮嘱回复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青光眼患者,控制眼压非常重要,生活细节要留意,比如做倒立动作、长时间蹲马步,一次性大量喝茶水(500毫升左右)、抽烟、喝酒、喝咖啡、激素药物都会使眼压升高。
梁远波教授提醒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发现老花镜需要频繁更换;或者您的近视有进行性加重趋势;发现两眼的视力出现明显差别;或者周围的视野缩小,这些可能正是隐蔽性青光眼“作案”症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