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条名为《为什么我家娃会近视?》的原创科普文被很多眼科医生转发,目前,阅读量已达十万加,四百多人点赞,有七八十条留言。这篇文章出自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创立的在线学习平台“E加E”。
事实上,在“互联网+医疗”时代,不仅是医院,不少医生也开通了个人微信订阅号、服务号甚至企业号,开始经营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他们在这个移动平台上发原创科普文,跟患者互动,在对公众进行宣教的同时也不断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一名公立医院人士透露,据他了解,目前,不少医生在咨询个人如何开通公众号。可以预见的是,医生的微信公众号会遍地开花。
医生“玩”公众号,让医患双赢
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玩微信,而这也为医生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儿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王爱敏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中西医小儿王”,全是跟孩子有关的科普文,她是主创,科室其他医生也有参与写作。该公众号现有粉丝七千多,每一条的阅读量都有几千,一些常规的科普文,阅读量可以达到六七千。
“赵云娥的眼视光科普”是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杭州院区白内障专科、屈光手术中心主任赵云娥开出的微信平台,除了她自己,她的两个学生有时也会供稿。“如何挑选一副墨镜而帅过宋仲基”、“公主的眼里可以长出钻石,而你的眼睛只会长结石”,看到这样的标题,这个平台的风格你大概也知晓了。基本上,这上面每一条文章的阅读量都上千。
这两个微信平台不仅有健康宣教内容,还提供了预约挂号以及问答功能。据了解,目前医生的微信公众号基本都具备问答功能,只要关注,就可以向医生提问,对患者而言,等于有了一个“私人医生”,有问题随时问。如此说来,医生的微信公众号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
同时,对医生而言,这也是一个打响自己招牌的机会。经常发布自己的健康观点、理念,慢慢地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患者碰到相关疾病时便会想到找这个医生。另外,便捷的挂号与问答功能无形中也会增加患者就诊的“黏性”。
温州医生的公众号多为起步阶段
前面提到的“E加E”幕后操手实为一个团队,而主要负责人马轶为了将这个平台做好,放弃了原来的眼科医生工作,一门心思地扑到了这个上面。其实,这个平台是一个在线学习平台,科普宣教并非重头。但是,在推出第一篇原创科普文后竟然反响不错,这一点,马轶始料未及。于是,便陆陆续续有了这个漫画系列的科普文,从第一篇的上万阅读量到目前的十万多阅读量。马轶告诉记者,做这个漫画系列并非易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枯燥难懂的医学知识变成轻松活泼的文字,大家一看就懂。另外还得配备一名强大的美工。
事实上,像“E加E”这样由团队运作的微信公众号在温州并不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北京、深圳等地一些做得强大的医生公众号基本都是团队操作,而温州多为医生个人经营,还没有形成大气候。这点,记者在采访中也深有体会,不少医生都是这两年才开出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不多,也未积极推广,还处在起步阶段。
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主治医师林非欧认为做事不能带目的性,他说自己才刚刚开始做,并不急于一时,关键是把这个东西坚持下去,终会有发光的一天。他相信只要坚持,“orthodontist林非欧”的一百多个粉丝迟早会增加到上千个、上万个。林非欧已经给自己定了个计划,再忙也要保证一周更新一次,内容不能太随意,要成系列。
跟林非欧的想法差不多,温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陈孝立也在慢慢做。他承认有段时间自己做得很迷茫,甚至无内容可推,但这个“阿扁说超声”微信公众号总能带给他惊喜,比如被圈内人士肯定,比如有个外地患者拿B超报告找他咨询。“其实这些都是额外收获”。
这些医生都喜欢“折腾”
“国医周毅”是温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周毅开的微信平台,无论选材、语言还是编排,都轻松有趣,十分接地气。周毅看起来斯斯文文,有“文艺男”的范儿,怎么看也不像中医。原来周毅学过画画,又精通各种软件操作,所以“整”出一篇文章对他而言并非难事。他喜欢看书,喜欢写作,微信平台玩得很溜。
事实上,“玩”公众号的医生都是能“折腾”的主儿,他们并不把这个当成任务,完全是兴趣爱好,愿意去做。
王爱敏的“科普”之路是从微博开始的,那时候就已经积累了几千的粉丝量,文章的阅读量一般都超万。刚做微信平台时,王爱敏并不看好,她觉得微信的阅读人群没有微博那么广,还需要关注才能看。但事实证明,微信的力量也挺强大,不过,她也不否认这里面相当一部分的粉丝是她玩微博时“攒”下来的。
赵云娥打算做“温暖的科普”,切切实实帮到患者。她对文章的要求很高,不生动、看不懂、无趣味的都不能发。有时候她快把自己逼疯了,后来写好给儿子看,儿子说能看懂,好,就能发了。赵云娥平时也会写一些东西,但都没写这个这么“吃力”。“虽然玩公众号是当时脑子一热的举动,但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
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
开通公众号简单,但想经营好并非易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几乎每个医生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精力有限,更新迟缓、不会做推广以及如何将专业的知识转换成浅显易懂的文字。
温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主任医生贺亚东推出的微信平台“肝胆胰百问百答”最新一条文章的更新距离前面一条已经3个月了。贺亚东坦言,门诊、手术,还要写一些学术报告,时间、精力真的不够用。如何编排这些,他是跟儿子学的,虽然只是简单的版式,但更新一条,他也要花掉起码一个晚上的时间。“每次写一篇文章,需要查找很多资料,确保其准确性。在发出之前,一定要校对再校对,因为你这个是给患者看的,不允许有丝毫偏差。”在采访中,所有的医生都提到“严谨”二字,由此不难想象他们在发文上所耗费的精力与时间了。
贺亚东所发的科普文均以“问答”的形式呈现,且短小、简单,他说,手指拨两下就能看完。这样的风格也为其吸了不少粉丝。但目前,大多数医生还没找到最好的“吸粉”途径,自己的朋友圈发发,或者门诊时让患者扫码关注。以至于他们的粉丝量也就几百个。
温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林玉仙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把自己当成患者,写出他们能看得懂的科普文。她推出公众号“林玉仙药师”的初衷就是想把生活用药知识推广出去,让大家一看就懂,但平时学术报告、论文写多了,她改不了“学院派”风格,写出来的东西还是相当“专业”,有人说看不懂,这让她挺“闹心”。她也知道这个转换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在慢慢摸索。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