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死亡就是生命最后的成长。它,似乎离我们常人很远,但其实,它就是那么近,在疾病面前,在意外面前,在衰老面前,生命显得那样脆弱。在这样的脆弱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逝者将帮你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我们记述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一种关于人活着的时候的点滴,只要是在温州去世的逝者,或与温州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你都可以在这里还原其生前的故事。无论是你的亲人、朋友,还是官员、平民,无论是有名望的,还是默默无闻的,生命不分贵贱,每个生命都是特殊的,都值得我们去怀念。
4月28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博导池永龙因病逝世。让驼背患者挺胸做人的名医走了!全国显微外科界知名的“手足显微外科论坛”宣布停止学术活动10天,以悼念这位我国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
池永龙教授追悼会定于5月4日在温州市殡仪馆举行。
突破禁区
在胸部以上进钉矫正畸形
“首次认识池永龙教授,是在1990年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骨科优秀中青年医生论文评优会上,他关于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新技术论文获得特等奖,这个奖分量很重,许多大城市医院的医生都没有夺得,而被来自温州的池永龙获得了,这令人刮目相看。他上台领奖时,身着夹克衫、牛仔裤,脚穿运动鞋,在西装革履的医生群中显得个性十足,活力四射。”北京海军总医院副院长阮狄克教授回忆道。由于医学上研究的方向相似,志趣相投,两人20多年来保持着联系,相互交流医学心得。“池教授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钻研医学不墨守成规,而是耗费心血寻求突破,为患者带来福音。”
上世纪80年代,脊柱侧凸患者的矫正手术是脊柱外科的一大挑战,即让驼背患者通过矫正手术挺直起来。温医大附二院骨科博导、教授徐华梓是池永龙的同事、学生。他介绍,矫正驼背的传统方法,是将一根钢筋植入患者体内,然后用钩子将钢筋两端固定在骨骼上,其缺点是钩子容易脱开,从而导致手术的失败。为此,池教授用螺钉来固定,解决了这一问题。而患者的中、上胸椎一直被国外医学界认为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禁区”,因为在这个部位进行器械加固,“度”难以把握,脊髓外是重要脏器、神经、大血管,“打”得必须准确无误,太深太浅可能都会带来伤害。然而,缺乏中、上胸椎椎弓根内固定,不少患者矫形效果不好。
困难吓不倒池永龙,反而激发了他探索攻关的斗志。1987年,经过一番努力,池永龙设计出了适合胸椎的经椎弓根多钉固定撑压器。乘胜追击,他面对不同解剖标本,反复钻研进钉位置和角度,从理论上证明了“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让驼背患者拧成“麻花状”的脊柱恢复正常不再是梦!二十几年过去了,徐华梓还记得首次应用这种新技术的场景:当时池永龙表情严峻,但手指依然灵巧自如,为一位年轻的女患者成功施行手术,此后应用新技术的10例手术也一一获得成功。
这种手术新方法开创了脊椎畸形三维矫正之先河,至今,国内外的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均以此为理论基础演变而来。其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1992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成为国际上最早报道应用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进行脊柱畸形矫形的论文,并因此获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池永龙和他的自画像
勤奋好学,手抄了十几部医学书籍
成功源自池永龙一直以来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勤奋好学。
他案头置有一本手抄书,书中临摹了骨骼、关节、血管等部位,且用红笔标注重点,每幅配图也仿画得清清楚楚,分章节装订成册,书名为《骨与关节脱位治疗图谱》。上世纪70年代初,池永龙被派往浙医二院进修,除了完成正常学业之外,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扎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当时这本骨科的经典书,国内少见,温州根本找不到,而且那个年代,复印机还没有露面,抄!池永龙一笔一画抄写着,往往到每天凌晨才睡觉,就这样抄写完了这部巨著,还抄写相关的医学教材。那一年,他抄写了十几本医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他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骨科主任李也白看中池永龙的潜力,每当做难度较大的手术,总是把池永龙带在身边,精心予以指导,池永龙很快掌握了手术要领,并独立完成第一例断指再植,这对于一名青年医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学无止境,克难攻坚,为患者送上福音,是池永龙一生的写照。
1993年,世界首例腹腔镜技术运用到脊柱外科的临床报道,带给池永龙以启发,于是他开始了“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开展经皮穿刺治疗上颈椎疾病等一系列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前沿探索。这个团队成员之一的徐华梓教授说,通过这些微创术大大减少了创伤和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且医疗效果不错。
池永龙于2006年主编出版国内首部《脊柱微创外科学》专著,向广大医者传授自己的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心得。
由于池永龙医术高超,工作责任心强,富有进取精神,成为我国微创脊柱外科开拓者之一,曾任温州医学院(现温医大)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院长、骨科主任,并成为温医大首位“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子承父业,儿子成手显微外科医生
2012年春天,从北京传来喜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池永龙领衔的科研项目“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颁发100万元奖金,按照课题组每人的贡献大小分配奖金无可厚非,但池永龙婉言谢绝了这种做法,在他的倡议下,这笔奖金被作为科研基金,激励有志投身于骨科的医生创新和探索。
“池老常说医学是无止境的,在这条科研的道路上,未来还需要年轻一代去继续探究。”池永龙带的第一个研究生王向阳动情地说。动手术时,池老总是手把手地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们,并为王向阳的医学论文“把脉问诊”,进行多次修改。就在2015年池老与病魔抗争之时,依然不忘指导学生。多年来,池老为人师表,培养出了硕士和博士20余人,经他带教培养的学生,大都业有所成,成为岗位的骨干。比如王向阳现为温医大附二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骨外科学科(系)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
池永龙的儿子池征璘子承父业,现为温医大附二院手显微外科医生,且是全国显微外科界知名的手足显微外科论坛创始人,该论坛为公益性的学术组织,现有来自全国各地注册实名制医生会员4000多名,每周二、三、四、日举行学术活动,通过论坛网站、微信平台同步推出。
谈起学医之路,池征璘说,小时候,父亲做的两件事使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件事,有次一位老伯上门求援,他神色慌张,手提一只透明的袋子,内有二三根断指,告知他亲属手指被机器轧断了,希望能接上去。父亲看了看断指,然后点点头,告诉老伯赶紧将伤者送往医院。伤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后,特地上门道谢。还有一次,池征璘读初中时,右手腕手筋因故被割断,其父成功地为他接好了手筋,且恢复正常。由此,池征璘认为医学太神奇了,值得学习和探究。
“学医过程离不开父亲的帮助和教诲。”池征璘说,5年前,为了方便全国同行医学交流,他准备创办手足显微外科论坛,此举得到父亲的大力支持,并亲手为该论坛设计标识。该标识由幻化成云彩的人类足的抽象图案,承托着幻化成凤凰神鸟的手的抽象图案构成,整体呈红色,寓意着复活和新生。“父亲不仅在医术医德上是我的榜样,而且他富有艺术感,空闲时喜欢通过画画,来缓解一下工作的紧张。”
来源:温州都市报 2017.05.02
链接:http://www.wzrb.com.cn/%5c/article778447show.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