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商报:附一医老年医学科新病房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慢性病提供综合诊疗
  • 作者:李杨慈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商报   编辑:卞成德   字数:   浏览:2903
  •     84岁的梅阿婆,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感染、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缠身,每顿要吃20来种药……据温医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科室接待的45460名门诊老年患者中,有3/4患者患有3种以上疾病,约七成患者每天要服用5种以上药物。

        昨天,附一医老年医学科新病房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慢性病提供综合诊疗,针对老年人多重用药现象严重,医院会对每个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由药剂师介入减少用药品种和剂量。

    每天一二十种药 老人把药当饭菜吃

        最近,70岁的高血压患者陈老伯被查出了糖尿病,看了专科后医生给开了有降压效果的降糖复方制剂,他每天按时服降压药和降糖药,结果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他又去了神经内科做检查……最后辗转到了温医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才发现原是过量服用降压药引发血压过低。

        诊疗中,主诊的杜晓红主任发现,陈老伯还患有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他每天要吃上10多种药物,其在国外的儿女还经常给他带回各式保健品,叮嘱其平时注意养生。

        随即,杜晓红对陈老伯的药物进行归类,目前药物减少到7种,既控制慢性病,又没太大副作用。

        “把药当饭吃,是不少慢性病患者的通病。”杜晓红介绍,每天门诊中会有老年人患者提着一大袋药过来咨询。前不久,她接诊过一名84岁患者梅阿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呼吸道疾病等缠身,需长期用药,却不懂禁忌,甚至把药当菜吃,一天吃20来种药。

        诊疗期间,梅阿婆向杜主任倾诉,自己每天处于焦虑状态、腰背疼、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记忆障碍,总感觉感情上被晚辈忽视。

        “她每天把药记得很牢,少吃一粒药都会发脾气,但饭可以不吃。”梅阿婆的保姆告诉医生。

        杜晓红发现,其实梅阿婆很多病症都是用药过多导致的,由于长期多重用药,梅阿婆的肝功能、肾功能已明显受损,还出现幻觉。

        “目前,老年人用药过多、错用、乱用、滥用等不科学现象比较多见。”杜晓红表示,多重用药问题(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是导致老年人用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药物的适应症不明确、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增加。

    约七成门诊患者每天要吃5种以上药物

        据温医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门诊接待了45460名老年患者,其中3/4患者患有3种以上疾病,约七成患者每天要吃5种以上药物;而在出院病人中,只有20%的患者回家康复时药物控制得较好,80%的患者出院后再次回到以前的多重用药。

        在这些患者中,60%-70%的患者合并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为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也有老年痴呆、抑郁、视力和听力障碍、睡眠障碍、骨折和外周血管病等常见问题。

        “除了医院各科室开了药物,不少老人还喜欢自己从外面买保健品吃。”杜晓红介绍,很多患者看病,依然是以传统的专科化、单病种诊治模式为主,哪个专科医生的名气大,就赶去排号,导致多重用药。

        除了多重用药问题,杜晓红发现有些老年人用药还存在用药不足的问题,如老年人在服用阿司匹林等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时,没有合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合并糖尿病和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没有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骨质疏松症的老人没有给予钙、维生素D制剂等药物;确有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中,有些老人只服药两天即自行停药,而标准疗程应为一周。

    对老年患者综合评估 用药一般不超过5种

        “像梅阿婆之前会同时服用维生素C与维生素B,药物相互作用后失去效果,等于白吃。”杜晓红表示,对于多重用药的患者,医院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评估,综合管理、随访、专科会诊,减少用药和检查过度引起的病源性损伤。

        她表示,老年人用药,尤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且用药品种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疗效、增加副作用。

        据悉,老年医学科是从单纯诊疗向健康管理型医疗转变,除了针对老年患者的各种常见慢性病进行综合治疗,更注重对老年患者的各种常见问题,如营养不良、痴呆、抑郁、视力和听力障碍、睡眠障碍、骨折和外周血管病等筛查和处理,为患者抓住疾病重点,先急后缓,帮助老年人解决多系统慢性疾病管理和随访。同时,对患者各种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包括认知能力、跌倒风险、居住环境安全、驾驶能力评估等。当患者发生某一专科危重或急性并发症时,会转诊到专科进行全面诊治。

        “作为家属一定要谨防家里老年人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一起治的现象;用药品种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种,一般先服用急重症的治疗药物,待基本控制后,再兼顾其他药物。”杜晓红提醒,老年人合理用药应掌握三大基本原则:一是采取小剂量给药的原则,建议老年人用药从小剂量开始;二是老年人肝肾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临床用药时应根据其肝肾功能调整给药方案,比如延长用药的间隔时间或改变剂量,使药物浓度达到治疗所需;三是用药前做足功课,在给老年人用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及其家族既往的用药不良反应史,并严格明确诊断、用药适应症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好应急准备,随时根据病情及药物疗效调整方案。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