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飞龙光着膀子给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
杨燕丽在列车上为急产孕妇接生。
刘学军蹲在地上将男童喉咙里的鱼刺取出。
姜枫突发阑尾炎,却坚持先安顿好病人。
邵去非医生忍痛坚持手术后,倒地吸氧。
开栏语:
杏林春暖,大爱无疆。
医者,以心为灯,照亮生命的希望,默默守护着亿万人的健康。他们是白衣天使,也是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转眼间,又到一年收获季。今年以来,全市卫计部门携手各家医院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打造方便、智慧医疗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一路走来,有艰辛、有温暖、也有不小的成绩。
在便民医疗方面,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越来越好;在智慧医疗方面,动动手指就能预约挂号;在医疗技术方面,医院的专科越来越强;在医患关系方面,病人感受越来越暖心……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起,本报将联合温州市卫计委共同推出《我为双评议点赞》栏目,盘点这一年来发生在卫计系统里的那些闪光的故事。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孙余丹
提起医生,很多人都会说,救死扶伤、仁心仁术。但面临生死时速,医生们也有一副好身手。今年,一群热血青年刷爆了温州人的朋友圈,他们中有的人光着膀子在急救,有的半蹲屈膝跪地紧急接生,有的跳窗救人……尽管动作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救死扶伤。
今天,本报整理了2016年发生在温州的感人瞬间,看看照片记录的那些关乎生命救援的故事。
跳河救人光膀施救
这位急救医生好样的
8月24日上午8时23分,一名四川籍22岁男子在九山河溺水,正在值班的温州市急救中心江滨站医生郑飞龙接到指令,立即赶到现场并下水施救。营救上岸的男子瞳孔放大、没有生命体征,郑飞龙来不及穿衣服,将男子抬上急救车,光着膀子、穿着裤衩进行心肺复苏。遗憾的是,因溺水时间太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郑飞龙的行为被车载监控记录下来,并被发到网络,引得网友纷纷点赞。
孕妇列车上急产
实习女医生出手相助
10月30日凌晨2时30分左右,由温州开往成都东的K1256次列车上,一位孕妇阵痛临产,乘务员通过广播紧急求助。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实习助产医生杨燕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脱离实习老师在产房外接生,让杨燕丽倍感压力,但她说:“如果不及时处理,产妇和新生儿就有感染的可能,我必须对她们负责!”最终,“列车宝宝”平安出生,乘客纷纷为杨燕丽拍手叫好,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了这一温馨的时刻。
手术中突发胃痉挛
医生忍痛完成手术倒地吸氧
7月14日8时30分左右,乐清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邵去非在为一名67岁的老人做手术过程中,胃痉挛突然发作。作为主刀医生的他强忍剧痛,坚持完成手术。走下手术台后,邵去非直接倒在地上吸氧,差点休克。这一幕,被旁边的医生同事拍了下来,传到了朋友圈,感动了许多网友。人民日报、央视官方微博等也都纷纷转载了,网友纷纷点赞致敬。事后,邵医生说,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幼童高铁上鱼刺卡喉
医生屈膝半蹲及时施救
10月7日5时30分左右,从温州开往济南西站的高铁G64上,一个小男孩被鱼刺卡住喉咙,情况危急。乘务员通过广播紧急求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主治医师刘学军快步赶到现场。为了赶时间,他让小男孩由母亲抱着坐在椅子上,他自己屈膝半蹲在地上,10多分钟后,成功取出鱼刺。起身时刘医生的半条腿麻了。刘医生半蹲着取鱼刺的照片被其他乘客拍摄传上网络,引来许多网友点赞。
医生突发阑尾炎
坚持安顿好病人再手术
10月14日晚,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有很多危重病人, 突发阑尾炎的医生姜枫忍痛坚守岗位,待处理完全部危急重病人至晚上11时多,姜枫倒在了值班床上。几分钟后,姜枫被推入手术室进行阑尾切除,当时已出现阑尾化脓有穿孔风险。10月15日早上10点多,姜枫艰难地从病床上爬起来,到内一科病房看了一圈。“只想看看病人的情况,不然我躺床上也无法安心休息。”姜枫说。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