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儿科医生荒”,尤其是在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其实在我市,儿科医生同样不足,温医大育英儿童医院常年人头攒动,知名专家一号难求,就诊、住院等候时间长,季节性疾病高峰时段更是人满为患。
当前,我国每千名0-14岁儿童仅拥有0.43位儿科医生,远低于美国的每千名1.36位,儿科医生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是其他专业医生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是其他专业医生的2.6倍。
据市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市儿童床位1691张,占全市床位4.8%。按照卫生部10%标准,我市儿童床位缺口1800张。我市儿科医生772名,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0.43名。按照卫生部规划要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0.6名”的目标,我市180万名儿童需要1080名儿科医生,缺口约300名。
程锦国表示,为解决儿童看病问题,我市在资源配置上对儿科进行倾斜,2010年对市属医院儿科力量进行整合,建立市儿童医院,从建院时的46名儿科医师,开放 170张床位,发展至今已拥有82名医师,开放260张床位;从单一的儿内专业细分出新生儿、儿外、PICU、儿童传染病、儿保、儿童消化、呼吸、心血管等专业,大幅缓解了我市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此外,在县级层面,各个县级公立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均设置了儿科病房和开设儿科门诊。在乡镇层面,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内科或全科医疗科,提供儿童医疗服务。
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了市、县、镇(乡)三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力争到2020年,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基本满足儿童医疗卫生需求。
“今年温医大恢复招收儿科专业,招收5年制儿科医学生60名,5+3学制儿科医学生30名。”程锦国表示,除了恢复招收儿科专业外,我市还将儿科学专业定向培养,争取在2017年将儿科学专业纳入县级医院定向免费培养计划;同时鼓励医疗机构新招录临床医学生参加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事儿科诊疗工作,以增加儿科医师资源;鼓励医疗机构相关专业医师积极参加儿科转岗培训,经转岗培训考核合格且符合条件的,在原专科执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儿科执业范围。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