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钱江晚报:为啥有人“一针致聋”
  • 作者:佚名    通讯员单位:钱江晚报   编辑:叶少芳 林丹   字数:   浏览:4149
  • 关键词:有些药不能吃,一吃就聋

      项目名称: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致病机制的研究

      获奖者:温州医学院管敏鑫等


      温州茶山街道的于敏(化名)有一个担心,她外婆耳聋,外婆的两个兄弟也耳聋,她惟一的姐姐,有一天醒来也聋了。“他们开始不聋的,后来变聋了,不知道原因,我害怕自己有一天也这样。”

      这个谜团,管敏鑫教授替她揭开了。通过对小敏一家人的调查,以及耳聋基因检测,管教授确信,这是比较典型的药物性耳聋易感家系。管教授给小敏家一份“用药指南”,按照指南上的注意事项,小敏只要避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耳毒性药物,自己这辈子可以不耳聋的。

      管教授说,他的科研团队通过6年多时间的努力,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的致病机制”。

      管教授说,药物性耳聋是新生儿先天性耳聋及成人后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其中20%-30%的药物性耳聋患者,是由于其体内存在母系传递的线粒体基因,在遇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产生突变,导致“一针致聋”。

      管教授在省内已成功为2550例耳聋患者实施线粒体突变筛查,筛查后共发现255个药物性耳聋易感家系,并对其中约5000名听力正常的母系亲属进行早期干预,使这些家系中先天性聋哑及语前聋发生率由起初的28%下降到目前的近乎为零。

      本报通讯员 叶少芳

      本报记者 林 丹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