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冉梦蝶)昨日上午,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市24项科技成果上榜,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获奖项目以医疗和产业技术突破为主,学校和企业仍是我市创新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本次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首次将奖项细化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部分,其中自然科学奖奖项19项,一等奖6项;技术发明奖17项,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255项,一等奖19项。
我市获奖项目中,围绕医疗、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的科学研究占据了半壁江山。比如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由温州大学完成的“生物种群动力学若干问题机理研究”项目,引入脉冲等动力系统研究农业有害种群治理策略问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难点关键技术的研究”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系列创新性技术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防治带来突破性变革,经推广达到显著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目的;温州医科大学参研的项目则以解决全麻手术行控制性降压可能引起脏器损伤为研究目标,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达到调控保护作用。除此之外,还有“鸽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松花菜小孢子培养高效育种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红树林移植及资源优化技术”等一系列成果贴近群众生活的研究项目,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方式,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体现出社会效益。
我市民企在科技创新领域一直承担着重要角色,此次获奖项目中也不乏他们的身影。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参数特种耐磨球阀”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在2010年至201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4.683亿元,利润2993万元;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究环境友好型智能电器开关用银氧化锡材料,浙江龙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完成了电容多点触控控制面板研究项目。除此之外,我市企业在自动加工与装配生产线设备、海洋渔业船载保鲜加工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这些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开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难点问题研究,都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