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可以精准复制几乎任何形状的物体,非常适合用于骨伤治疗。” 昨日,附二医创伤骨科医师王鉴顺告诉记者,该院引进的两台3D打印机已在骨伤临床治疗中推广。
王鉴顺向记者展示了用3D打印机制作的一块PLA材料骨骼模型。这是一位58岁女性因车祸导致骨折的髋骨,对受伤部位扫描后,以1:2的比例用3D打印机耗时十余小时制作出来,其骨质特征、断裂部位在这一模型中被精确地表现出来。
据了解,髋骨骨折属于骨伤中诊断治疗难度最大的情况之一,手术时对入路、复位、骨钉植入的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以往医生只能通过CT片凭借经验诊断和手术,有了3D打印技术,患者受伤情况直观地呈现在医生面前,甚至可以用模型进行模拟手术,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王鉴顺表示。此外,向病人解释病情时,3D模型也能作为直观的演示,“即使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人,也能清晰理解自己的伤势和治疗方案。”
王鉴顺认为,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临床治疗是大势所趋,“如果说CT取代X光是骨伤治疗的第一次飞跃,那么3D打印技术将会带来第二次飞跃。”据悉,附二医目前已将3D打印技术成功应用于十余例骨伤病例,下一步将进行规模化应用。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