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附一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器
在温医附一院血液科很多病人的眼里,文成男孩胡思训十分幸运,因为他有及时的爱心款,更因为他有积极配合的捐髓者祝伟。
而在胡思训所住的血液科,看着他出院的,有这么十几个病人,他们同样需要与他们配型相合的骨髓,无不翘首期盼着从中华骨髓库传来好消息。多一个人的加入,对于他们来说便多一份希望。
目前,中华骨髓库有20多万人的血样入库,我市有5000多人。而此前,我市已有10位捐髓“英雄”。他们都曾接受本报采访,昨天,在回访中,如今都身体倍儿棒的他们也想通过我们说一句:“多抽10毫升的血,就能播下希望的种子。”□本报记者 李玉燕 实习生 赵爽子 摄影记者 魏一晓
加入中华骨髓库流程
联系市红十字会
(电话:88960727)
填写表格
到市中心血站进行采血
(每月8日)
捐献10毫升血液
入库保存
捐献流程
高配成功后,进行体检
(肝功能、血脂、肾功能、传染性疾病等常规性体检)
造血干细胞采集
(2-4个小时)
入院检查,注射动员剂
(4-5针)
我市捐髓“英雄榜”
陈佩佩,鹿城人,今年37岁,市公用集团的一名员工。2007年4月5日,她为当时在西安西京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40毫升,成为我市首个造血干细胞供者。
林恩义,瓯海人,今年34岁,2008年5月28日,他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患者捐献150毫升造血干细胞。
李炳庆,山东人,2008年10月28日,在温经商的他捐献160毫升造血干细胞,移植给一名在北京接受治疗的患者。
沈伟莉,她是温医附一院的一名护士,2010年,她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一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第一个从事医护工作的供者。
徐娟娟,今年25岁,2010年6月4日,在衢州学院读书的她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我市干细胞供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郑科科,今年26岁,2011年2月15日,当时就读于温州医科大学,为北京道培医院患者捐献180毫升造血干细胞。
张凡,2011年8月1日,他为上海道培医院一名患者捐献138毫升造血干细胞。
林巧生,今年28岁,2011年9月19日,他捐献了337毫升造血干细胞。
苏海和,瓯海区三垟街道办事处公务员,2012年7月10日在杭州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者捐献204毫升造血干细胞。
徐丽瑞,是市中医院供应科一名护士,今年5月14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患者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
没影响,“我现在身体很好”
昨天,我们再次回访这10位捐髓者,拨通了其中3位的电话。
陈佩佩是我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06年,她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报道,知道当时采集技术已经是外周干抽血,不用进行骨穿,她便志愿成为捐献者。没想到,第二年,她就与一个男孩高配成功。
“后来,他们通过媒体找到我。那个男孩在西安出生,父母都是乐清人,现在我们都还有联系,过年过节还会互相问候,如果他们回温州过年还会来看我。”陈佩佩说,“我现在身体很好,没影响,付出一点点就能救一个人的命,真的很有意义。”
第三例捐献者李炳庆是山东人,2008年在温经商时捐献的,他的说法和陈佩佩十分相似,“付出一点,救人一命,值得啊!”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徐丽瑞则是在看到很多人因为没有及时配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而失去生命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她也说,自己现在身体很好。
干细胞,它的繁殖能力强
2007年,温医附一院成为卫生部第一批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位,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卫生部准入的移植医院。做了20多年干细胞移植的该院血液内科主任俞康说,以前捐献骨髓要做骨穿,因为要打麻醉,对身体多少有些影响,现在就是跟捐献血小板差不多。除了打动员剂的时候有些人会出现像感冒一样的症状外,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什么影响。
俞康打了个比方,“就像满满一杯水,再往里面倒水就会满出来,那些多的水流出来了,还是满满一杯水。”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捐献前注射动员剂就是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满”到血液中来,其实那部分干细胞是多出来的,而捐献的也正是这部分干细胞。“等抽完了,打动员剂时的感冒症状也就消失了。”
说起捐髓者的担忧,俞康也十分无奈,“有时候亲属之间也会拒绝,病人心痛,我们看着也觉得心寒。”
从2007年至去年,温医附一院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为近150例,新院建成后,因移植舱增多,今年已经为60多名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亲属间和非亲属移植比例相近。而今,该院血液科还有10多名患者正在等待合适的造血干细胞。
10毫升,入骨髓库挺简单
中华骨髓库,即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01年,省红十字会建立了中华骨髓库浙江分库。2005年,温州也开始了中华骨髓库的宣传和采集。至今,我市已有5000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而去年,我市以1400多人的入库率排在了全省第一。捐献者的资料都保存在浙江分库的资料库中。
市中心血站为我市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采血点,每月8日集中抽取。
昨天,记者来到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说,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人过来,但不多。
“加入中华骨髓库其实也很方便,就抽10毫升的静脉血,和献血一样。如果当天正好来献血,就更方便了,就是在献血的时候多抽10毫升就行了。我们会将血液样本保存在放有抗凝剂的试管内,当天便寄到红十字会,进行数据入库。”市中心血站检验师吴娅娅说。
市红十字会救灾救护处处长胡育淼说,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年龄为18周岁到45周岁之间,我市的志愿者也都是年轻人居多,特别是这两年,年轻人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今年我市已有901个志愿者入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