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我们带着爱,点亮大山深处的明眸
  • ——明眸工程走进贵州雷山少数民族地区侧记
  • 作者:陈忠    通讯员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杜珊珊   字数:   浏览:2402
  • 感谢温州人,重新点亮我的眼睛73岁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苗族大娘载歌载舞送上感谢,64岁的莫永兴老人复明后高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而77岁失明10多年、在床上躺了3年的苗族大爷杨昌国奇迹般自己走山路回家……“爱心温州·善行天下·明眸工程·再进贵州”1120启动,共接收捐款42万元,用于雷山县等地贫困眼病患者的治疗,记者亲历了雷山县26人复明的激动时刻。包括雷山患者在内,今年以来,明眸工程已经使近千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大山深处: 42岁儿子背来77岁父亲找回光明

    昨天,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村民杨胜和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杨昌国本月23日重见光明回家后,在家里闲不住了,又做饭,又帮助他晒稻谷,很感谢蜘蛛王集团和温州医生使他的父亲复明了。

    他说,父亲很喜欢养牛,他准备买一头小牛给父亲养。

    杨昌国老人住的地方叫雷山县永乐镇加鸟村向阳小组,是雷山最偏僻的乡村,老人常年住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山上,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加鸟村村委会主任白永便说,这高山上住着的7户家人,是村里最穷的,尤其杨昌国老人家里条件最差。

    在此之前,杨大爷已经失明10多年,最近3年,杨大爷一点也看不见,2000年在温州打工的杨胜和回家照顾父亲,由于家境贫困,今年42岁的他一直没有娶媳妇。

    雷山县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游来辉副主任医师,今年已经70岁了。游来辉一说起杨昌国就老泪纵横。他说,本月14日,他爬山3个小时到了杨昌国老人家,看见老人睡在铺着稻草的床上,家里漆黑一片,他想应该帮助这样的老人复明,如果没有明眸工程,没有温州眼科专家来,杨昌国老人也许再没有复明的机会。

    17日,杨胜和背着父亲走了3个来小时的山路,到了乡村公路边,又乘车30多公里到了永乐镇,然后从永乐镇乘车55公里才到雷山县医院。

    20日上午,杨国昌老人被送到手术室,10多分钟后就复明了。当天下午记者在雷山县医院眼耳鼻喉科住院部看到,手术后,老人可以自己走去卫生间了。21日上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专科副主任徐栩给他的另外一只眼睛做了复明手术,手术后老人对他儿子说,医院墙上的瓷砖这么新,从来没有看过。

    23日上午,杨国昌大爷出院了,经检查裸眼视力达到0.3,对于他是个奇迹。当晚,老人跟随儿子回家。

    杨胜和说,父亲复明后,他可以再出去打工了,赚点钱娶媳妇。

    雷山县卫生局局长唐秋玉说,雷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县,少数民族人口占92.32%。医疗资源十分缺乏,目前县里医院还没有开展白内障手术,请专家来每年只能做二三十例,很多贫困患者在等待复明,明眸工程给他们送来了光明。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顾久说,温州人有双天眼,打开贵州贫困眼病患者的眼睛,点亮一双眼睛,打开一个世界。

    眼睛亮了,16岁少女看到了七彩阳光

    1120,明眸工程再进贵州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今年16岁的少女刘会蝶,她是明眸工程的受益者。这事还得从2010125说起,当时明眸工程活动组到贵州安顺市时,包括张亚梅和刘会蝶在内的4个盲童唱起自己谱写的歌曲《七彩阳光》:我们虽不曾见过太阳,七彩的阳光温暖心房;我们虽不曾看过大河,滚滚的涛声萦绕耳旁;我们虽不曾看到书本,但用双手一样能摸懂知识的篇章……”每一位成员眼里都闪烁着泪花。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执行院长王勤美教授当即给这4个孩子检查视力,发现他们有复明可能。同月28日,这4名盲童被接到温州,同时接到温州做复明手术的还有来自毕节地区威宁县的7岁苗族男孩张胜和8岁彝族男孩王兴达。

    手术后,张亚梅和刘会蝶都复明了,原先都待在学校里的张亚梅还能乘坐公交车上学了,刘会蝶也看到了七彩阳光,如今张亚梅去重庆读书了,而刘会蝶也读初中了。这次她与母亲来,是特地赶来感谢明眸工程给她带来了光明,浙江华福慈善基金会副会长周忠德专门给刘会蝶等人送上了新棉衣,还给她1000元的慰问金。

    记者也在现场遇到了毕节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军,毕节市是明眸工程的第一站,毕节市中医院是明眸工程的第一家结对帮扶医院, 20091221,明眸工程走进贵州毕节市,温医附属眼视光医院还与毕节市中医院签订共建帮扶协议, 在眼科临床诊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全面帮扶。当时,该市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仅155例,远低于全国每百万人口676例的水平,整个市能做白内障手术的只有3名医师。李军说,明眸工程给他们医院乃至毕节市带来了很大的贡献,明眸工程已经使毕节市827名贫困患者受益,如今在温医附属眼视光医院帮助下,他们医院已经成立了防盲办,开通了明眸工程筛查车,下乡筛查白内障患者,使毕节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提高了好几倍,如今毕节市县级医院也基本能做白内障手术了。

    大爱,点亮两千双渴盼的眼睛

    明眸工程再进贵州时,蜘蛛王集团捐款30万元,该集团作为明眸工程的首家资助企业,一路相随,坚持每站都参与明眸工程,至今已经捐款400多万元,共帮助中西部地区2000多名贫困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蜘蛛王集团董事长许承建说:如今蜘蛛王皮鞋在全国市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公司在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优秀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一个人,除了生命,没有什么比眼睛更可贵了,生活因爱而精彩,我们因奉献而快乐,我们在助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快乐,企业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他说,明眸工程是面向全国的一项实实在在的爱心、民生工程,能全程赞助明眸工程,觉得非常有意义,同时也希望能通过长期持续的公益投入,推动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并参与公益事业,明眸工程还将继续,蜘蛛王集团的爱心也在延续。

    在蜘蛛王集团的倡导下,如今一些企业和在外温州人也纷纷加入到明眸工程中来,这次,贵阳市温州商会捐款2万元,上海沙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捐赠NOKOVA眼镜2000副,瑞之路(厦门)眼镜科技有限公司捐赠太空镜片4000片。而在此前,新疆温州商会、广州温州商会、温州市丽城美容健康会所、北京海润创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纷纷捐款捐物,而这次温州至宝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晶晶也积极参与其中,她说,到现场看了后,感受很深,她将发动朋友参与到明眸工程中来,帮助更多的中西部地区贫困眼病患者复明。

    温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张林说,支持慈善光荣,参与慈善高尚已在温州形成社会风气,善行天下是全国温州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升华。过去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现在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慈善,明眸工程就是具体行动之一,发出了温州人道德建设好声音。

    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郭勇说,明眸工程的创新就在于它顺应了当前中国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即扶持和壮大社会力量来参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这三种力量都能够成熟、壮大并且协调、互补的局面。明眸工程体现了温州人从商行天下走向善行天下,从经济成功的富裕温州走向担当社会责任的爱心温州,从抱团互助、拼搏竞争走向广播善缘、和谐共赢。

    温都记者 陈忠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