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公布的2012年数据显示,共有2283.2万人在晚上11点至第二天凌晨5点之间逛淘宝,其中48%为男性。这说明,睡眠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城市病,且不分男女。进入秋季,不少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更加导致失眠现象。那么,对待失眠有什么误区?失眠了怎么破解?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让短期失眠变成长期失眠?□胡海珍/文 王淳/制图
压力不要超过三个月
不然,即使压力消失,失眠就会长期潜伏下来
附二医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戴王磊介绍,门诊统计显示,很多心理压力问题与失眠连在一起。大部分人如果在3个月内缓解压力,会自然而然地缓解失眠现象。但是如果压力超过3个月的,即使压力最后消失,但是失眠依然会存在。所以,他建议如果有压力,要争取在3个月里进行系统性的心理治疗。
这是因为在3个月内,自己都会找到导致自己压力太大的显性原因,比如最近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引起的,这些自己都会找到因果关系。但是过了3个月,就会找不到明确的诱因。
大家如果想测评自己的压力值,可去百度搜索“家庭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自测。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其中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总分应不超过20分,99%的应不超过32分。
为什么暂时失眠会变成真正的失眠
这与每个人的睡眠卫生习惯有关
很多人担心暂时性失眠会变成慢性失眠,于是一旦失眠了就非常紧张。其实,只要树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失眠会得到有效调整。
附一医睡眠中心主任医师何金彩介绍,失眠后,生活方式的调整非常重要。她在门诊中,常常碰到不少反复求医的慢性失眠患者。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医生后,要求医生能帮他们马上调好睡眠。事实上,最好的医生其实是患者自身。何金彩给他们开出的处方中,关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往往是最重要的。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患者往往完全依赖于药物,却忽视了对生活方式的调整,而且很多问题自己都意识不到,如睡不好就多躺,造成过多卧床现象,导致恶性循环:越躺越清醒,越睡不着。
另外一个现象是很多人纠结于自己“昨天睡不好了”,却没有为将来做规划。其实,昨天睡不好就算了,不要再为此而穷追不舍;为了明天睡得更好,应该进行积极有效地调整。
秋季如何调神?
肺气虚者对秋天敏感
到了秋季,在气温下跌过程中,对人的神经,也会有刺激作用,于是,睡眠节奏也被打乱了。那么,秋季如何调神养生?
市中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欧阳钦介绍,秋天呈现的是秋风扫落叶和万木枯黄的自然景观,使人容易产风烛残年之情感,这对人的的心理及生理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秋季要求人们要尽量地安定情绪,不要过多地触景生情。
另外,悲忧最易伤肺。肺属金,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在此期间可以开展诸多的锻炼项目,但应人而异,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键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浴、游泳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神。
为了保养肺的秋收之气,在秋季要适当地延长睡眠时间,与春夏季节之早起比较,宜稍稍迟点起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