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中国网:祝福!“巴掌宝贝”122天连闯难关,出院了!
  • 作者:卢家程、凌雅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王嘉慧   字数:1371   浏览:228
  • 23周+5天,620克

    122天,3080克

    这不仅是一组数字,它代表的是一条鲜活的小生命,被成功救治。在经历“生命闯关”122天后,胎龄仅23周零5天的超早产儿“暖暖”(化名)终于出院回家了,她也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救治的胎龄最小的超早早产儿

    不到6个月就出生,体重仅620g(=一颗小型柚子)

    暖暖妈妈今年35岁,她一直梦想能有一个健康的宝宝,但孕育之路却并不平坦:2023年,她因宫内感染而流产;2024年初,她又因子宫机能不全导致孕中期流产。这次是暖暖妈妈第三次怀孕,但老天却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在孕15周时,暖暖妈妈再一次出现宫颈机能不全,紧急接受了宫颈环扎术,后又相继出现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期肝损伤,保胎之路非常艰难。但即使她和医护团队一再小心维护,可突发的胎膜早破,还是让腹中的“暖暖”在孕23周+5天时提前出生了。

    出生时,暖暖的皮肤薄如蝉翼,体重仅620克(一颗小型柚子的重量),全身只有一个成人手掌那么大,血管细得连PICC导管都难以置入。为了进一步治疗,她住进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才怀了不到6个月,生命体征微弱,各个器官的发育极不成熟……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像是定时炸弹,让暖暖的生存面临着巨大挑战。“请医生护士们一定帮帮我们,如果这次真的救不活,我们就不生了,不能再让妻子受罪了!”暖暖爸爸孤注一掷的话让人心疼,却也坚定了医护人员的救治决心。

    二、24小时全天守护,实时调整治疗方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凌雅副主任医师团队迅速为暖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儿科病区(182)护士长黄小夏也带领护理团队,24小时守护在暖暖身边,严密监测她的生命体征。

    由于肺部发育不成熟,呼吸成为暖暖需要攻克的首道难关。她一出生,医护团队就为她制定了精准的呼吸管理方案,不仅建立了有效的呼吸通道,还根据她的实时状况调整参数,确保呼吸稳定。在经历了50天的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后,暖暖终于拔掉了气管插管,并逐渐脱离呼吸机支持,实现自主呼吸。

    感染防控也是早产儿救治的重要环节。虽然NICU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但在治疗过程中,暖暖因多器官发育不全,多次出现感染、呼吸暂停等危急情况。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细心呵护下,监护仪上原本微弱且不稳定的波形,一次次转为平稳,暖暖也一次次转危为安。

    感染控制住了,营养怎么办?由于暖暖无法正常喝奶,如何为她提供营养支持成了难题。一开始,医护人员只能通过脐静脉置管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为暖暖输送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克服了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肠道梗阻等重重关卡后,医护人员精心把控、精密计算,成功让暖暖从一开始的禁食,逐渐成长到饮用正常奶量。

    提前4个月出生的她,"闯关"成功

    随着救治的稳定,暖暖也终于迎来了与爸爸妈妈见面的日子。在出生20天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团队积极开展“袋鼠式护理”,让暖暖的爸爸妈妈也参与到救治中来。

    回忆起第一次袋鼠护理的情景,暖暖妈妈的泪水夺眶而出,“小小的她就贴在我的心口,那一瞬间,她微弱却又充满力量的心跳声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真的谢谢你们!”

    经过122天的悉心守护,“暖暖”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顺利出院!这个曾被判定“希望渺茫”的小生命,迎来了新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