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他们的脊柱侧弯犹如一道枷锁,禁锢了他们年幼鲜活的生命。这种疾病在他们的身上画下一道“S”型的脊柱,除了日渐变形扭曲的身体,压迫他们的内脏器官,最终导致瘫痪或是死亡。因地域医疗条件有限、个人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他们在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脊柱侧弯严重。
在温州援助壤塘挂职干部和壤塘县市红十字会的求助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附二院)脊柱外科“脊梁正姿”爱心工程联合陈忠慈善工作室,启动“圆心计划”,为当地脊柱侧弯患儿提供圆梦之行。
走出壤塘,生命的转折点
从2022年起,连续5批共20余名壤塘患者来到温医大附二院瓯江口院区,脊柱外科“脊梁正姿”爱心工程的医务人员针对每个患者设计个体化、精准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并进行模拟手术,帮助他们重塑脊梁、挺直腰背,给予他们重生的希望。
在术后短则2~3个月、长则半年康复过程中,从饮食、生活、锻炼到后续治疗,医护人员无微不至地关怀,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鸿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022年10月,术后四川女孩身高130厘米从“长到”145厘米;2023年2月,23岁的卓玛基通过手术,避免了脊柱变形对内脏器官的严重压迫;2023年7月,14岁少年牵引2个多月长高10厘米……这些原本被掰弯了命运天平的人,挺直了腰板,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脊柱侧弯通常因难发现、发病速度快等原因而贻误病情,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因此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爱心工程负责人、温医大附二院副院长王向阳的带领下,医务人员往返于温壤之间,跨越千里,为数千儿童进行脊柱健康筛查,筛查出更多亟待治疗的患儿。
发挥学科优势,塑造特色品牌
鲜亮的志愿红,源于学科丰厚的医学积淀。温医大附二院脊柱外科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脊柱外科中心之一,是世界现代脊柱侧弯畸形三维矫形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世界首例上胸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侧弯,突破了胸椎固定“禁区”,开创了世界儿童脊柱侧弯全椎弓根螺钉三维矫形的先河。
康复医学科是国内首批从事脊柱侧弯保守治疗的专业技术团队,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融合了国际上七大保守治疗流派的精华,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经验,创立了“育英脊柱侧弯康复治疗体系”,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康复治疗。
2018年,温医大附二院脊柱外科、康复科联合温医大本硕博医学生,经多年沉淀、积累,孵化进阶形成脊“良”正姿志愿品牌项目,成为浙江省首支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的公益团队,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温州各县市区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使众多经济困顿的患儿得到专业的治疗。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招募志愿者超2000人次,总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开展志愿服务场次300余场,累计筛查青少年60万余人,异常检出率达14.3%,救助贫困脊柱侧弯患儿近百例,足迹遍布西藏、新疆、陕西、贵州等四省十五市。
专注脊柱健康,打响服务品牌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被誉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在我国,脊柱侧弯的发病率约为1%—2.7%,其中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人数约有500万,每年新增约30万人。脊柱弯曲异常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王向阳说,目前社会对孩子脊柱健康的认知度低,缺少定期监测机制,很多孩子来就诊时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最终只能通过手术来矫正。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加大宣传、科普、筛查力度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孩子脊柱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减少孩子的脊柱健康问题,这也正是这个公益组织建立的初衷和期望所在。
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省政府将脊“良”正姿团队的提案列为民生实事项目,计划“为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并将“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指导中心”落户温医大。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联合制定方案,预计将通过2年时间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脊筛查全覆盖。温医大附二院作为这次筛查的指导单位组织全省专家的培训。
链接多方资源,扩大公益影响力
2020年8月,“育英脊梁工程”在温医大附二院瓯江口院区启动,联合温州市卫健委、教育局、残联、慈善总会等11家单位发起共同成立。
“育英脊梁工程”依托温医大附二院,发挥骨科、康复科的专家团队力量,携手脊“良”正姿公益服务联盟的志愿者,为脊柱侧弯青少年提供优质服务,资助患有脊柱畸形疾病(侧弯)的贫困患者,并长期对患者进行跟踪回访。同时,还面向社会开展脊柱健康宣教、义诊、防治等活动。
“育英脊梁工程”慈善项目已被纳入温州市“爱心温州·善行天下”慈善品牌矩阵群,该工程将进一步发挥“基金+专家+公益”优势,走出温州,面向全国,聚合多方力量,守护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助力中华少年挺起脊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