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她是初中毕业的“馒头妹”,她是高考打了600多分的大学生原本不同的人生轨迹,在这一刻有了交集———
  • 新文化报、凤凰网、吉林根网:50元过10天生存体验续 女大学生为“馒头妹”打工
  • 作者:赵实    通讯员单位:新文化报、凤凰网、吉林根网   编辑:小玲   字数:   浏览:4217
  •  


    ■新闻回放:

     77日,13名温州医科大学的90后大学生来到长春,他们此行的全部家当,除了随身携带的行李之外,只有50块钱。从78日开始,他们就要用这50块钱,在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中,完成10天的生存体验。

    经过了首日的茫然,第二天,大部分队员们都在一大早就向着已经明确的目标进发。第一组的队员杜白露,算是13人之中出发最早的一个。昨日,她踏着清晨5点的潮湿空气,走进了明水路上的一家超市,“馒头铺招聘服务员”的启事还醒目地贴在大门上,她应聘成为了这家馒头铺的服务员。

    馒头铺位于超市地下的市场里,21岁的杜白露拉开铺子的铁门,走了进去,馒头铺的22岁女老板周微,正把一屉屉等待成熟的馒头放进蒸箱。79日的工作,在两个女孩的相视一笑之后,正式开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也从这一刻开始微妙地交集在一起。

    “才忙了一个早上,我就晕了。”周微的馒头铺只卖三样东西,馒头、花卷、豆沙包,制作和销售都在铺子里进行,杜白露的工作是协助周微制作这些面点,卖卖货,打扫店里的卫生。

    昨天是杜白露来馒头铺打工的第一天,早上刚来的时候,除了打扫卫生和卖货之外,在面点制作上,她根本帮不上忙。但是,730分,杜白露在记者打给她的电话里,声音满是喜悦,“我学会做花卷了!”

    记者来到馒头铺的时候,周微已经送货回来,早餐时间的繁忙刚刚过去。杜白露围着围裙,站在柜台边上,仔仔细细地数着用过的蒸屉,“12个,我们早上卖出了400多个馒头。”

    其间,时不时有顾客来买馒头,“您要买点什么?”杜白露主动询问过后,小心翼翼地帮一位顾客装馒头。“我老是弄不好这个袋子。”

    旁边的周微,接过杜白露手里的塑料袋,单手擎开,罩住两个馒头,然后把5个贴在一块的馒头对折成一摞,轻松装进袋子里,系好,递给顾客,“7毛一个,收您35。”

    顾客递过来10块钱,杜白露连忙找给人家,还不到一分钟,顾客就扭身回来了,递过来两块钱,“找多了。”一句话,使杜白露尴尬得满脸通红,连连道谢。“才忙了一个早上,我就晕了。”店里很闷热,加上从蒸箱里不断挤出来的热气,杜白露的刘海一直都是湿的,但是,她还是在微信里告诉队友,她在这工作得很快乐,因为,前天她从事的发传单工作,取得的收入实在微薄,“我要蒸馒头,也要争口气!”

    “馒头妹”与“大学生下属”的不同人生

    在明水路这一带,周微很出名,左邻右舍都知道,这家超市地下的市场里,有一个小小年纪就自己经营铺子的“馒头妹”,别看她长得清秀瘦弱,做起担水扛面的粗重活,丝毫不在话下。

    但是,周微背后的那些辛酸故事,很少有人知道。她初中毕业之后,就跟着父母从黑龙江的农村来到长春,去技校学过计算机,同时在妈妈的馒头铺里帮忙。半年前,妈妈又在老家开起了一家面食店,周微一个人接管了长春的这家铺子,同时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

    现在妹妹9岁,上小学,周微每天凌晨3点起床,就给妹妹准备好早饭,妹妹放学,她就把她接到铺子里,把做好的饭拿给妹妹吃,抽空陪妹妹写作业。“我的全部生活,只有馒头和妹妹。”周微的言语很苦涩,但是,表情却云淡风轻。

    周微说,她没想到,自己的店里会来个大学生打工妹。“前段时间,我三姨在店里帮我忙,后来她回老家了,我就忙不开了,于是昨天就在门口贴了个招聘启事,刚贴上不到半个小时,小白的电话就打来了,对我说:‘大姐,我能不能在你店里干几天活?’”周微说,当时,她听到杜白露在电话里叫她“大姐”,偷笑了片刻,不过,她什么都没多问,就一口答应下来。

    前天下午,见到面的时候,周微才知道,杜白露是来进行生存体验的,但是,她丝毫没有介意。周微利用空余时间教杜白露做馒头和花卷,杜白露打量着瘦瘦的周微,暗暗佩服,“或许我能操控手术台,但却搞不定案板。”她指着柜台里摆着的几个花卷,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这几个比较丑的,都是我做的。我说学会做花卷,其实仅仅是会把卷好的面捏在一块而已。”

    1040分,到铺子来买馒头的顾客很少,见周微无事做,杜白露从书包里掏出了两张正方形的折纸,“你教我做馒头,我教你折纸玫瑰吧。”

    周微很高兴,认真地向杜白露学了起来。两个人边折边聊,周微听说,杜白露高考考了600多分,佩服得不得了,“多好,我就不是学习的料。”

    听说杜白露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周微又羡慕起来,“当医生好,但是你以后可不能当那种收红包才给好好看病的医生。”

    杜白露感慨地说:“这次生存实践,不仅要学习如何融入社会,还要从其他人的身上,学习人生的意义。”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