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7月7日,13名温州医科大学的大学生来到长春,他们此行的全部家当,除了随身携带的行李之外,只有50块钱。从7月8日开始,他们要用这50块钱,在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中,完成10天的生存体验。
昨日11时,被乌云遮蔽了两天的太阳,毫无保留地照射着长春的桂林路。这是生存体验的第三天,也是郑妍和宋欣欣发传单工作的第三天,她们的状态与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气的变化,变得与最初完全不同。
“发传单是目前最适合我们的。”宋欣欣说,不需要本钱投入,工资按小时结算,很容易就能被录用。于是,发传单成了生存体验团队最热衷的职业,13位队员当中,除了何烨,在过去的三天当中都发过传单。
苦情“传单妹”
连续发了三天已经麻木了
“地狱时间到了。”昨日10时40分,在桂林路街边的一个阴凉处摆摊卖饰品的郑妍,有气无力地对宋欣欣说。
每天的11时到13时,17时到19时,是她们固定的“传单时间”,这时候的她们,到附近的一家店铺换制服、取传单,各选择一个路口分发,每小时10元。
昨天,两个人完全失去了第一天的意气风发,看起来厌倦而疲惫。“请关注一下,谢谢!”面对路人,递上传单,送上笑脸,问候一声……“这一套动作,至少重复了上千次。”郑妍说,“现在我已经麻木了。”
想想刚来时,怀揣的到社区做有偿志愿者,或给咖啡馆做创意策划的创业梦想,郑妍说,她突然觉得一切远没有想的那么容易,不过她仍未放弃。“毕竟来参加生存体验,不是为发传单、摆地摊、吃馒头。不管最初的梦想实施起来有多难,只有去试了才知道。明天就开始实施计划,这些传单,我是真发不动了……”
高端“传单哥”
给老板提意见 当场涨工资
生存体验的前两天,张大启连续创下全队赚钱最多的纪录,每天个人进账100元,而他的赚钱途径,也是发传单,每天只发4~5小时,他因此被其他组员戏称为“幸运的暴发户”。张大启对此不以为然,他说,“高收入”不仅是因为幸运,更是因为方式比较“高端”。
张大启发的传单,来自于一家甜品店。他说,甜品店老板来自香港,出手比较大方,发大约1000份传单,不限时,一天给60元。据张大启所知,这样的条件,在“传单圈”算比较高的了。
“我拿到传单之后,先仔细看了一下内容,还观察了这家店。”张大启说,他发现店家虽然做了微博营销,但却没有在宣传单上体现;这家店的由来源于养生,但是这一点在宣传单上也没有明显体现。“另外,我还建议他们制作微信的电子会员卡。”张大启的这几条建议,老板听了之后觉得很受用,当场把他的工资涨到100元。
张大启发传单的速度也很快,“这是有窍门的。”他说,比如这家甜品店,情侣更容易接受传单,发给男生时,如果说上一句:“先生,最近这儿新开了一家甜品点,可以带女朋友去试试哦。”一般男生就会接受传单。
巧遇“传单弟”
第四组与一个男孩“组队”
昨天,第四组的王琳、林彩秀、傅哲睿,停下了前两天的摆摊、烧烤店服务员工作,一块去解放大路上一所小学的门口,开始了其他组都经历过的工作———发传单。
这是他们第一次发传单,所以显得新鲜而兴奋,本来说好11时开始,但是10时就到了。“不做游侠梦,不去闯天涯,‘不二组’,加油!”正式开始前,三个人还手拉着手喊起了口号。
由于当时小学在开家长会,门口吆喝声此起彼伏,数十家教育机构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和家长报名。14时,“不二组”正热火朝天地忙活着,傅哲睿一只手拿着大喇叭,一只手忙着发传单,连汗都来不及擦。
仔细一看,他们的队伍里多了一个“编外成员”,他叫浩浩,是长春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阿姨,看看我们的学校吧!”浩浩忙活得挺起劲,声音喊得比他们三个都响。
浩浩的妈妈在远处偷偷地看着儿子:“他也慢慢大了,应该让他吃吃苦,感受一下赚钱有多不容易。”
“我都快热晕了!以前以为发传单很简单,但是今天体会过了,才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简单的事情。”傅哲睿说,“生存体验,就是要‘生存’与‘体验’并重,我们在保证生存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体验不同的工作。”
■生存日志
我与梦想有个约定
———“不二组”张琳靖
今天我要辞工作。这份川菜馆的工作来之不易———我转了三圈,与老板费了几番口舌才得到,而且老板对我是真的好,很照顾我,所以我格外珍惜,同时也满怀感激。
每天我都起早到店门口默默等着老板开门,然后抢着收拾桌子、扫地、拖地……第一次用那么脏的抹布擦地;第一次爬那么高的梯子擦橱窗;第一次体验到拿到工资的那份喜悦;第一次因离开而满心愧疚,却迟迟不敢告诉老板……在这份工作上,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在遇到大份菜时,店里的姐姐总会帮我送;老板见我总站着,就说:“坐吧,坐吧,老站着累。”员工们也对我好,有什么吃的也会给我。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要微笑、要坚持、要努力。
但是今天我要辞职。我不能将10天都耗在这里,我有自己的创业梦想,我想要有突破、有创新。临走了,我迟迟不敢和老板说。早上的时候,我与一位员工说了,气氛瞬间就凝住了,看得出来,大家都显得不那么高兴了。看了老板很多次,我还是不敢开口。店里的一位姐姐说,“我包里有一个面包,回头给你,你带回去吃。不要拒绝,以后我还去温州找你呢。”中途请假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她偷偷往我书包里塞了一瓶水,小声对我说:“路上喝。”
还是要离开,宴席总要散。青春要去追梦,路上的分分离离,是我对未来无悔的约定。
明天,我将重新起航。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