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7月7日,13名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90后大学生,在经过近40个小时的旅途之后,来到了长春,这座从未来过的城市。他们此行的全部家当,除了随身携带的行李之外,只有50块钱。从7月8日开始,他们就要用这50块钱,完成10天的生存体验。
生存第一日
第一组
张锬、郑妍、杜白露、宋欣欣,在生存体验的首日,从事的都是发传单的工作。四个人赚了80元,支出67.2元,剩余资金212.8元。
第二组
杨茹清和张大啟找到的都是发传单的工作,何晔成为了快餐店的前台接待,第一天里,他们赚了140元,支出67元,剩余资金223元。
第三组
李玲琴和张琳靖,在餐厅当服务员,孙启润找到的是发传单的工作,他们赚了76元,支出52元,剩余资金是174元。
第四组
王琳和林彩秀摆摊卖服装,傅哲睿在一家烧烤店打工,这一天,他们赚了133元,支出94元,剩余资金是189元。
昨日是温州医科大学13名大学生来长体验的第一天,他们一早就出发找工作。第二组的何晔和两位队友,三个人分头行动去找工作,中午的时候,两位队友分别找到了发传单和服务员的工作,但是,也许是何晔运气不好,走遍了桂林路一带的几十家店铺,一直在被拒绝之中。
12时许,何晔给记者打来电话:“我找到工作了!”不难听出她的激动。她工作的地方,是位于桂林胡同的一家韩式快餐店,她在那里打杂,一天45元,薪水日结,她觉得很满足。
这家店的老板30多岁,名叫张华,他说,如果不是因为何晔的“另类”自荐,他的店是不会招聘短期临时工的,“因为这样短的时间,根本对店里起不到什么作用,他们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张华说,何晔一脸沮丧地走进来,直接就喊着找老板出来,“见到她的时候,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生存下去,我什么活都能干’,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紧接着,何晔向张华讲述了她参加生存体验的来龙去脉以及一次次遭遇拒绝的过程,“我想到大学毕业之后的自己,也像她一样,抱着很高尚的理想出来创业,可是最终却被现实折磨得不得不去为了生存而生存。”
正是因为这些触动,张华对何晔说:“你可以在这上班了。”这一句话刚说出口,何晔的眼泪“唰”地掉了下来,“我把我的事情讲了几十次,同时被拒绝了几十次,终于有人理解我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打工,我真的特别激动。”
张华建议这些队员,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为了活动而去推销自己,“找工作不是分分钟的事情,要先了解你应聘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到了那里之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从事哪些工作。”另外,他建议,面对老板时,要展示自己的优势,让老板清楚地认识到,你的到来能为他带来什么。
■生存日志
一份酸涩,几分无奈,千种感动,飞鹰的第一天,我感受了很多很多……
三个六毛钱的窝窝头,这个我过去甚至不屑一顾的食品,是我今天全部的干粮。窝窝头又硬又干,当我咬下去的时候,心中的酸涩感油然而生。或许是我习惯了丰衣足食,或许我从未想过会有一天,我会这么狼狈。可是我别无选择,成功在于积累,我相信明天的幸福在于今天的努力。
7月8日,桂林路,这个一如往昔繁华的街区,我曾对它信心满满,却遭受了一次次的拒绝。每一次的推门而入,每一次的真诚介绍,每一次的恳切请求,换来的大多是一句:“不好意思,我们不招短期工。”只工作十天,工资日结,成了压在我和队员们身上的两座大山。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是好心的长春市民,给了我每一次的希望与感动———好心指路的大妈、热情介绍工作的姐姐。当“Sunny的手工坊”店主姐姐将一盒价值近四百元的纯手工饰品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当她微笑着谢绝了我所要提供的一切证件证明时,这份信任带给我的感动,对于我人生的意义,远远超过锻炼所得的报酬。并且这份感动将是我接下去九天飞鹰的动力,甚至是我人生中最温暖的回忆。
生存体验者在长春的商战
7月7日的夜里,长春下了雨。不到6时,几位女生都从床上爬了起来。“想到挑战正式开始了,就激动得睡不着。”大家在灰蒙蒙的清晨里互诉感慨。洗漱完毕,大家都出动了。第四组的林彩秀和组长王琳,以及组里的另一位男生傅哲睿,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商讨生存体验的第一天里的计划和分工。7时许,所有的队员都带着身上仅有的50元钱的生存本钱,踏上了首日的征途。
计划摆摊做服装代销
8时30分,记者与王琳取得联系时,她正和林彩秀在重庆路上找经销商。“我们想做服装代销,找一家店,把衣服批发给我们,我们俩到繁华地段摆摊销售,傅哲睿去自由大路那边找小店,应聘服务员。”
王琳解释他们如此分工的意义:“做服装代销,时间自由,赚得也比较多,但是能成功说服店家在不交货款的前提下把货交给我们,就很难了,所以,这个项目很难在短时间内做成。”为此,傅哲睿作为组内唯一的“壮丁”,自告奋勇去做比较辛苦的服务员工作,靠赚得的薪水来“养活”三个人,“因为晚上我们还要支付每人15元的住宿费,如果不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来保证基本的生活,其他的计划就都无法完成。”
在记者即将到达重庆路的时候,王琳和林彩秀打来了电话,她们已经准备前往黑水路。“重庆路上的店铺,我们几乎都问了个遍,但是没有人愿意跟我们合作。”王琳说,通过挨家挨户地询问,她们掌握到,重庆路上的商铺以专卖店为主,货品并不适合摆摊,有热心的商家建议她俩到黑水路一带去试试看。
转战黑水路,提议接连遭拒
记者紧接着赶往黑水路,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王琳和林彩秀的身影,这时已经10时30分左右了。“我们想进一些年轻人穿的时尚T恤,下午到红旗街那边去卖,晚上到长春大学附近的夜市去卖。”
经过打听,她俩掌握到,远东服装批发城一期里面,适合年轻人的服装比较多,于是她们果断走了进去。转了大半天,她们才决定走进一个摊位,店主是一位中年妇女,还没等她们把话说完,就坚决地拒绝了她们。
一次受挫,不要紧,二人继续寻找“面善”的老板。这次,她们走进了一个比较大的T恤批发摊位,摊主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很耐心地听了她们的详细介绍,但是,当她们表达出“0元进货”的想法时,这位女摊主笑着摇了摇头:“我们从没做过这样的生意,你们是学生,卖不完的话,把货退回来,我可以接受,但是签单拿货的事,我不能接受。”
再次失败之后,二人继续寻找目标,先后问了十多家摊铺,得到的答案都是拒绝。
进了5件,卖出去3件
14时,记者接到王琳发来的短信,“傅哲睿找到工作了,在一个饭店当服务员,一天40元,我们的住宿费有着落了。”随后记者拨通了她的电话,当时,她和林彩秀已经在红旗街上摆起了摊,卖的是T恤,货品只有5件,“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拿出本钱去找之前那位女店主进了货,但是钱只够进5件。”王琳说,进了这5件衣服之后,两个人合买了一个麻花当做午饭,再坐公交车到红旗街,现在兜里只剩下6块钱。
幸好衣服卖得很快,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出了3件,王琳和林彩秀很高兴,仿佛看到了曙光。但是,她们正吆喝得起劲的时候,城管把她们赶走了,“我们从路口转移到了甬道上,这里摆摊的人很多,我们这两件衣服就卖不出去了。”到了17时,剩下的两件衣服还在她们自己手里,“现在我们刚好收回成本,如果这两件卖不出去,我们今天算是白忙活了,还搭进去几块钱的车费。”林彩秀说,把剩下的两件卖完,是她们20时回宿舍之前的任务,“原来做生意这么辛苦,我现在的嗓子完全不能大声说话了,想收回成本都这么难。”
■最新进展
21时20分,王琳和林彩秀已经回到了寝室,是带着那两件衣服一起回来的。“可能是因为我们款式和数量太少了,吸引不了大家驻足,而且下午下雨,又是工作日,逛街的人比较少,明天,我们再多进一些货,接着卖。”林彩秀说,“我们很期待明天。”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