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美丽温医(温医要闻)
新闻专题
  •  “3·5”,以雷锋的名义演绎志愿风尚
  • 作者:叶圣 林彩秀 张松程 陈鑫祎   来源:团委 学生通讯社   编辑:姜小玲   浏览:6964
  • 雷锋精神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校志愿者学习雷锋活动也与时俱进,创时代之新。志愿者们依托智能移动终端和无线互联网,逐步实现项目化服务,倡导利用碎片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行为,构成医大一道清新的风景线。

    志愿派遣,实现项目化服务

    “想献爱心,但不了解服务项目,不知道报名方式怎么办?”为了破解难题,今年,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启动“青春岗”志愿者派遣计划,形成了集“招募-培训-上岗-表彰”于一体的管理制度,积极对接校内外服务需求,实现服务项目化,推出“定人定岗定时”的志愿服务模式,面向全校师生招募志愿者,并利用微信平台不定期推出志愿派遣项目。“我们只需关注该平台,回复姓名、学号、联系方式及参加的项目就算预约成功,校志愿者服务中心会统一培训上岗。我已经连续四次参加了医院的导医活动,这个平台解决了零散参加活动的苦恼,同时我也动员了多名室友一起报名参加。”来自第一临床医学院的王琛谈及该项目时一脸兴奋。“青春岗”志愿派遣计划目前已涵盖人体科学馆讲解、附属医院导医、社区义诊、保护母亲河、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助残人士、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21个项目,参加服务的志愿者10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2500小时。


    志愿者开展导医活动

    净化网络,还网络空间以清朗

    顾柯杰是信息与工程学院大一学生,平时喜欢上网,近期,当他得知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招募网络志愿者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作为网络志愿者,他通过论坛、微博、微信,宣传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宣传身边的模范,评论网络事件,记录下工作、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和点滴感悟,忙得不亦乐乎。关注网事,跟帖、发转微博和微信,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课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上大量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同时也在侵蚀着人们。为了大力发展积极健康向上、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我校的顾柯杰们纷纷行动,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发布“净化网络空间”的小妙招,有的还走进图书馆为联网的计算机安装色情过滤系统,为老师和同学安装手机过滤系统。同时,各志愿者服务社在网上大力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开展“每月最美志愿者”评选等适配大学生“口感”的主题活动,助推“最美”从风景成为时尚,最美之花绽放温医


     宣传健康上网 

    生命相髓,共谱大爱

    在我校成立的浙江省首家“血液银行”,已经从学校推广至社会,35日,杏林志愿者服务社携手广电义工团,在松台广场开展项目推荐暨血型登记入库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向市民讲解献血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现场登记入库132人。该社社长沈艳艳说:“很多人对献血有误区,我们做的就是答疑解惑,将志愿者的血型进行登记并储存起来,当社会需要时,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爱心。我们坚信: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做公益。”  

    作为学校文化品牌,“生命相髓”活动的影响已从温州扩散至杭州启明志愿者服务社协同杭州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在35日开展了“情暖双城,生命相髓”环城跑暨骨髓捐赠宣传活动。“希望通过双城互动,让非医的学生也能认识到‘关爱生命’不分专业。”该活动的负责人许金亮同学说道。

    人人做公益,时时学雷锋。当我们将丢失的物品送还失主时,当我们面对问路的陌生人耐心指引时,当我们在公交车上为有需要的人让座时,当我们扶老人过马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起念,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敬老服务及交通文明、禁毒防艾、绿色环保宣传等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也将陆续展开,志愿者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用大学生的知识与热情,逐渐将志愿服务演绎成一种社会风尚。

       
     “血液银行”在松台广场开展血型登记入库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