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追梦系列(温医要闻)
新闻专题
  •  科研小子林贤丰:在校5年发表论文19篇 获3项发明专利
  • 作者:应忠鹏   来源:温州网   编辑:周建国   浏览:15647
  •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永远忠于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林贤丰在他的QQ签名栏里写道。

    今年,这位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本科生、来自温州苍南的90后小伙,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勇摘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也是我市首个在温高校本科生获此殊荣。

      对于成绩,小伙看得很淡:“科研路漫漫,我还只是在路上。”至于获奖的理由,同大多数成功的理由一样:兴趣和坚持。

     

      他曾不被看好

      林贤丰从小就喜欢科技与探索,脑袋里装着满满的求知欲。在高考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我校的医学专业,希望通过做实验,研究医学进展,一圆自己的“科学梦”。

      大一那年,学校成立了科研协会,林贤丰是协会最早的工作人员之一。因为都是一群才刚接触基础医学的大一学生,能力有限,所以林贤丰并没急着先去实验室,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争取老师的支持,希望建立起一个本科生科研的“导师信息库”。

      但那时候,几乎没人认为本科生能做出什么东西,顶多就是帮忙洗洗试管、做一些跑腿等“打杂”的事,相比更应该把精力放到课本上,扎实基本功。在旁人看来,林贤丰孜孜以求的“科研梦”,多少有点“好高骛远”的味道。

      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林贤丰几乎敲遍了学校每一个教研室的门,和见到的每一个老师交流科研想法、记录每一个相关的研究方向和想法。他还软磨硬泡请来医院的医生,研究领域的知名人士来做科研讲座。

      “很多人笑话我的疯狂,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么枯燥无聊的东西,但在我看来,自己只是选择了跟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课余生活,跟唱歌、打球没有差别。”林贤丰说。

      初尝科研甜味

      很多人认为,身为一名临床医学学生,应该多去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做些自然科学类实验。可林贤丰的第一个科研方向,却是关于医生多点执业现象的调查。

      2009年,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生多点执业”,引起林贤丰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队员走访温州各大医院的医生,收集医护人员对此政策的建议和看法,为卫生部门制定详细监管方案,也为规范医疗市场提供了数据支持。

      后来,在医药丑闻频频爆发时,他又开始了对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问题的思考,同学几人成立相关调研组,利用寒暑假时间奔赴浙江省各地医药企业进行调研,调研成果还在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取得佳绩。

      社科调研,开启了林贤丰本科科研的大门。通过大量的针对医生和医药企业的实地调研及个案访问,使他初尝了科研的甜味。

      事后想起这一段经历,林贤丰仍有几分感慨:“一名医学生并不能只着眼于实验室,他需要更开阔的见识和视野。经过这几次社科调研,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看待很多社会问题和现象时,从一个“封闭”的医生视角扩展到社会层面去理性看待,让自己不再‘愤青’。”

     

      让天马行空成真

      大学二年级,林贤丰开始了向生命科学领域探究的征程,并且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

      在一次讨论中,他和队员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去细胞研究从组织学层面(血管)扩展到器官层面——也就是说真正实现器官再造的研究?面对这样一个大胆而又天马行空的想法,他们的指导老师并没有反驳,而是让学生马上去查文献,设计实验方案。

      组织到器官,一个看似简单的改变却让去细胞实验充满未知和艰辛。林贤丰和队友积极分工,从文献检索、试剂购买、动物领取到具体操作、指标检测、论文书写,事无巨细。他们先后通过检索PubMed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整理出了初步去细胞脏器的实验方案,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装置、联系仪器生产商,将原先的液体震荡去细胞改为利用脏器脉管系统的灌流去细胞。光是前期准备,就花去了一年时间。

      最后,团队成功制备了心脏、胰腺、肾脏等全身重要器官的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多次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论文。研究后期,团队还在学校成立了去细胞生物支架与免疫研究所,让更多有兴趣的师生一起加入研究。

      “去细胞研究是我第一次参与自然科学研究,留给我的却是一辈子的受益,我懂得了学生科研的价值,知晓了团队的力量,也明白下一个科研创新也许就在我们脑子里,等我们去挖掘。”

      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

      “如果说10分是成功的话,那另外的90分都写着失败。”林贤丰说。因为遇到瓶颈,苦心经营的的实验被中断是常有的事。

      曾经,为了验证一个关于“脂肪肝是否会增加化疗后结直肠癌病人死亡率”的猜想,林贤丰和他的团队收集了7000多例脂肪肝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从中筛选出400多例同时患有结直肠癌接受化疗的病人,通过电话随访计算上述每一位病人3年的生存率。

      但最后的数据显示,两者并无直接关系,而这一结果却与当前国际认同的基础机制相违背。

      这意味着研究在前期准备上存在问题。林贤丰和导师决定暂时不发表相关论文,而是回头仔细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实验设计上的缺陷,力保团队研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如果想做科研,没有好心态可不行。”林贤丰笑着说,“虽然3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但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是我们应该遵循的。”

      做对病人有用的研究

      这一次勇摘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让林贤丰感觉“震撼”到了。在北京的领奖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科学精英齐聚一堂,让他感觉“天外有天”,也不再孤单。

      在科研这条路上,林贤丰曾有过很多伙伴,但到头来,或因要考试拿奖学金,或因太枯燥且等不起,选择中途离场。从人气最旺时的几十个人,最后只剩下三三两两。“但在北京,我见到了很多特别优秀的,甚至年纪比我小的高手,他们让我更确信,只要坚持去做,每个人都能收获到人生的精彩,与年龄无关。”

      五年大学期间,林贤丰先后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了其撰写或参与撰写的19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文章11篇),申请3个国家发明专利,2个软件著作权,申报了5项科研课题。

      今年,林贤丰已成功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就读临床医学专业。在更大的平台上,他希望自己能多发表些论文,多做些对病人真正有用的研究。

      “一个研究如果不能解决病人的痛苦,那么即使他有再高的理论价值都无法被认可。科研之路,艰辛并快乐着,我也将义无反顾的坚持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