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人物 校友
  • 作者:   供稿单位:   编辑:在在   浏览:3108
  •                   

    周健博士生前与瞿佳院长的合影

     

    11月初,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人乳头瘤病毒会议闭幕式期间,再次特别提到了我校七七级杰出校友周健在乳头瘤病毒研究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余名专家代表向周健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中国《科学时报》、《财经日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连篇报道了他的相关事迹。周健和他的宫颈癌疫苗再次在他的祖国引起瞩目。

     

    199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免疫和代谢研究所的伊恩·弗雷泽和中国科学家周健合作,利用重组DNA技术制造出一种外形与HPV极为相似的“HPV病毒样颗粒,这种颗粒不含病毒感染成分却能刺激身体产生免疫反应,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项突破,它奠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宫颈癌疫苗的生产基础。然而,周健却未能亲眼看到这项研究成果造福人类。1999年,他在回国访问时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2岁。

    2006年,在世界第一支宫颈癌疫苗被注射的当天,昆士兰州副州长宣布:为庆祝宫颈癌疫苗的启用,州政府决定以周健的名义设立一项智慧之州高级基金,该基金在3年的时间里为获奖者提供45万澳元的经费,从事免疫学和癌症领域的研究。2007220日,昆士兰州长彼特·比提宣布,智慧之州周健学者基金增加为375万澳元,他说:周健学者基金的设立是政府对周健博士在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疫苗研发中重大贡献的首次正式承认。 此外,国际免疫学界还筹集建立周健科学基金在澳洲,每年9月份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癌症研究专家聚集于此,参加纪念周健的学术活动,缅怀他为人类医学做出的重大贡献。

    “母校温医的发展总是给我力量和信心,其实学校大小没关系,主要看培养的人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作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温医招收的第一届学生,那时的学校真的很小,可现在我们一点也不比别人差。”杰出校友周健生前总是这样自豪地说。

       “他就像一棵树一样,他的成长与温医是同步的,他从那里汲取养分、思想,锻炼毅力,培养高尚的人格,那里还给予了支撑他扎扎实实不断地往前走的希望,他与那里血脉相连。”周健夫人、温医七七年级校友孙小依说。

    特殊年代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经历在周健的生命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身上,彰显着一代温医人的气质和精神。

     

    “珍惜”的重量

    1977年,全国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对于当时同时考入温医的周健和孙小依来说,能读书了,那真是生命里的一段突然掉进蜜缸里的幸福岁月。

    出生于杭城的周健,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锻炼,深刻体验了农村劳作的艰辛,一年后回城,到六一针织厂做起了临时工,干起了8毛钱一天的血汗活儿,每天拉大板车,背100来斤重的大麻包,尽管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但他还是马不停蹄地干活。后来,他被正式分配到杭州郊区一家无线电通讯工厂当起了焊接学徒工人。“进厂后,车间的老师傅准备对周健也像其他学徒一样手把手地教,但一接触后发现他这个学徒不一般,焊接得又快又好,手脚也很灵活,从这以后师傅就放心地重用他,让他独立地在流水线上作业。所以,他在这个厂里尽情地发挥了近半年,直到他投入了高考,临走时大家都舍不得。”孙小依转述。这段岁月,锻炼了周健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他深刻明白了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

     “在我的印象里,周健每天捧着一个收音机在学英语,走哪儿都看他在听英语广播,他的英语非常好。”周健同窗陈波蓓说。读大学时,周健的念头就是好好读书,有机会去外面看看。当时学校里如钱礼、缪天荣等老一辈教师对周健的人生目标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他的英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同学介绍的国内外文化的差异和先进的知识理念,以及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同学们的敬佩和尊重,也催发了同学们奋发读书的斗志。同时,大学期间,身边有同学半途出国留学了,写回来的书信中描绘了外面的丰富世界和广阔天地,更进一步坚定了周健放眼世界的想法和决心。

    刚入校时,周健这一届共四个班200人,班级里同学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老大哥小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年龄比我们大出十几岁,中间年龄层的就是跟我们一般上过山下过乡的,也是为数最多的,但也有高中毕业直接考大学的孙小依回忆说。当时学校周围都是农田,没有大教室,学校里正在实施各项基建工程。尽管学习条件很艰苦,但每个人都是学习热情高涨。当时在食堂吃饭排队时,很多同学手上都会拿着各种各样知识摘要的小卡片争分夺秒地背,周健也不例外。很多同学看书还看到凌晨两三点钟,似乎要把损失的时间都补回来。许多人年纪大了,学外语非常困难,但也都一点点啃下来了。“要知道,当我们在插队时,没有可翻阅的书籍,都是拿些手抄本在偷偷地看,精神饥渴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能有机会这样坦坦荡荡地读书,真是如浴甘泉啊”,孙小依开玩笑说,“要是没有考大学这个机会,也许周健还在做电焊工呢。”

     周健的经历折射着一代温医人的影子。温医77级的很多学生,现在都是省内外一些医院的院长、科室主任,或者成为了某个领域的专家、领头羊。这和他们当年培养的刻苦精神、追求上进的劲头不无关系。那一代的大学生,是中国新一代人的代名词,不管是在哪一个领域,现在都是一个受到普遍赞誉的群体。

     

    平凡的天才

      “在温医学习的五年,我与他同班同组,他是最优秀的学生,他机敏好学,他超然的智慧至今在温州医学院传为美谈。”现任温医院长瞿佳说。

    “我们都认为周健取得的成绩和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聪明。”陈波蓓说。

    “周健很朴实也很平凡,一直都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孙小依说。

    几十年过去,让当年的同窗回忆对大学时光里的周健的印象,有人会说:“他智慧超群,成绩优秀”,也有人会说:“他特别爱观察爱琢磨爱钻研”。周健“爱琢磨”的性格在同学里也是人近皆知的,他总是什么事情什么事物都想弄个明白,所以他很自然地成为了寝室楼里的“修理工”,同学们只要一有什么东西坏了就会想到找周健修理,甚至连当时极少有的手表坏了也会跑来找周健。“所以结婚后,家里的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油烟机等坏了都是周健一手包修”,孙小依回忆说,“可能正是他这种爱钻研爱挑战的精神,为他科研上各项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石。”

    周健的成功除聪明外,勤奋和毅力是一份厚重的筹码。孙小依说:“他想做一件事情就会朝着那个目标不懈地努力。读大学时,他一心想学好英语和专业,就花很少的时间在娱乐活动上,把听英语广播变成自己生活最大的乐趣。在浙医大读研参加托福考试时,他凭着刻苦的精神考了全校第一名。当时要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做为研究生的周健突破语言关在国外杂志上连发两篇论文。就像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发现一样,也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之后,他还是反复琢磨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实验手段,在不屈不挠、不言放弃的精神下才成功的。

     

    同窗情深

    “在温医的那段岁月,生活是艰苦的,但也是最值得怀念的,同学之间的真诚纯朴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周健在给陈波蓓的信中这样写道。

    大学时,周健的真诚和乐于助人远近闻名。逢年过节,同学回家要途径杭州转车的,就经常受到周健家的热情招待,吃住包办。读书时很多同学的家庭条件比较艰苦,周健寝室有位老大的饭票菜票经常会不够用,周健总慷慨热心地说:“把我的拿去吧。”“在他的一生中,总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去帮助别人。”孙小依说。

    大学时有一年考生物化学,周健生病了,三个多月时间请假在杭州治疗没来上课,大家都担心周健要通不过考试而被留级了。那一年的生物化学考试试题难度很大,班里只有寥寥几人能考优秀,还有十几人补考的。周健回校时已临近考试,很多同学纷纷帮他补习,并把自己的笔记本借他复习。出人意料的是周健参加考试竟然取得了九十几分的好成绩,同学们对他的自学能力、记忆力、理解力佩服得无体投地。

    孙小依说:“周健性格乐观,幽默风趣,哪儿只要他在,就一定会有笑声和快乐。他还很调皮,记得当时碰上上大课的时候,大教室尚未建好,同学们就在大礼堂里一起上课,礼堂紧挨着学校的食堂。因为文革刚结束不久,当时社会上很多肉类食品供应不足,学校的炊事班长就在食堂后面养了很多猪来维持肉类食品的供应。结果常常是一边学生在上课,一边猪在叫,有时还会有几只爱溜达的猪突然闯进礼堂,这给坐在后排如周健一般调皮的同学提供了恶作剧的可趁之机,他们合计好,一起拿着自带的开水瓶实行烫猪行动,烫的那几只猪四处乱串哇哇叫,引得同学抱腹大笑。”

    当周健和孙小依与1997年的同学会擦肩而过时,他们遗憾不已。当年,正逢一位同学去澳大利亚考察,特意带去了同学会的合影。周健夫妇得知,立马驱车赶到这位同学所在的会点逢同窗叙旧情。连续几夜,周健和孙小依端详着照片里的合影,一个个认别那熟悉却又改变了的面容,激动得没有合眼。

     

    心系母校

    在周健的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他虽然身在国外,却始终心系生他养他的祖国,时刻牢记哺育他成长的母校。“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从国内到国外的各个地方,周健总是最依恋温医,对那里最有感情,他觉得虽然当时学校管理严格,但同学之间的感情来得特别纯朴,虽然你离开那里了,但总有一种力量让你的心一直牵挂着那里,让你不舍得离去,虽然我们两个都不是温州人,但我们一致都把那里当成我们的第二故乡”,孙小依说,“也许这就是温医特有的人情味儿和凝聚力。”

    “周健总是想方设法为国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与国外的著名学术单位牵线搭桥。他不辞辛劳,自己花钱、花时间接待来自国内的学者和教授,安排吃、住、行,安排学术访问和学习进修,一些曾经在周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过的国内学者现在都已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他也多次不远万里回国讲学,帮助国内的单位开展科学研究。记得1996年我在美国波士顿学习,当周健从别人处得知后,立即给我打电话,并给我寄来了往返的机票,让我到芝加哥讨论如何支持母校温州医学院开展医学科研,从那时起,他就为温州医学院和他所在的单位建立了学术联系,双方互派留学生。等他到了澳洲,他又帮助我校与澳洲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医学院建立起联系,他多次在澳洲和中国往返,经他努力,我校已建立了他所建议的免疫学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并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基金的支持。通过派遣人员到周健单位进修、学习,使我们的老师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温医院长瞿佳说。

    目前,我校分子病毒与免疫研究所研究团队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与昆士兰大学合作开展的HPV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目前仍在继续,这要归功于1997年开始的在周健的指导下,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癌症与免疫研究中心(CICR)合作进行了HPV感染及其预防的研究。经过多年研究,一批研究成果已获得了广泛认可,其主持的研究项目获得了WHO(UIC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还带动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师生。在周健去逝后,周健的合作伙伴、子宫颈癌疫苗的共同发明人、被评为“2006年度澳大利亚人的昆士兰大学免疫和代谢研究所伊恩·弗雷泽教授为了怀念周健,每年都会莅临温医访问交流。他认为:“回中国,回温医,就像回到了老家。”

     

    斯人已逝,但其精神和音容笑貌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怀念。周健的事迹,他视科学为至高无上的事业的态度,是温医精神的一个缩影,在他的身后,有许许多多敬业的老师和像他一样献身于医学事业的温医学子,撑起了温医人奋发求实、敢于拼搏的蔚蓝天空。

     

     

    《科学时报》近日相关报道链接:

    http://www.cas.cn/html/Dir/2007/10/22/15/37/23.htm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7/10/22/15/39/23.htm

    http://www.cas.cn/html/Dir/2007/10/22/15/35/23.htm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7/10/22/15/32/23.htm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7/10/23/15/33/27.ht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人物 校友
·人物 校友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