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八捧“优胜杯”,挑战正青春!
  • 作者:文字:屠芸莹 图片:鲁欣   供稿单位:团委   编辑:邵子伊   浏览:5601
  • (校党委副书记程锦国与参赛团队合影)

    (副校长金胜威与参赛团队合影)

    10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落下帷幕。

    在本次竞赛中,学校第八次捧回赛事“优胜杯”,共有19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主赛道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揭榜挂帅”赛道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黑科技”专项赛中,获得特等奖级别“星系级”作品1项,一等奖级别“恒星级”作品2项,二等奖级别“行星级”作品1项,三等奖级别“卫星级”作品6项;在红色专项赛中,获得三等奖3项。

    10为我校优胜杯领奖代表

    13为我校特等奖领奖代表

    团队介绍

    主赛道特等奖《生命“脐”迹——无针式智能超声波压盘脐带血采集器》

    所在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精神医学学院

    指导老师:陈晓忠、郑晨果、张新一

    团队成员:赵丹睿、刘格余、许静雯、朱依蕊、李南锦、汤芸至、章培培、童王勇

    项目介绍:

    生命脐迹团队是一个汇集人才、医工交叉的团队,涵盖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专业多领域人才。团队靶向脐血采集质量污染率高、采集时间窗口短、采集血量少的三大痛点,创新三大技术形成无针式智能超声波压盘脐带血采集器,以更先进的采集技术采集更多更优质的脐带血,从而推动公共脐带血库入库率的提高,让脐血造血干细胞更好的发挥其临床作用。面向未来,团队肩负医学生使命,立足国情,推进国家脐血公共库建设,通过技术革新脐带血采集方式以扩充造血干细胞资源库的建议,得到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黄二丹副主任的回信和高度认可。生命脐迹团队,致力于用中国技术提升健康福祉,采集希望脐血,创造生命奇迹。

    黑科技专项特等奖《超能干细胞——氧调控性bFG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

    推荐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指导老师:朱思品

    团队成员:王韵扬、胡锐、陈晗、曹昕、胡洁妤、林语萱、应一博、张一凡、潘咨羽、富一柠

    项目介绍:

    脊髓损伤已被证明是非常难以修复的,科学家希望干细胞的研究最终可能让脊髓损伤的人恢复神经流通性。利用牙髓干细胞移植重建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治疗脊髓损伤是当前神经损伤修复研究的热点。然而,单纯干细胞移植存活率、分化水平均不理想,而利用生长因子促分化时又存在量级不可控风险。bFGF是干细胞分化必备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 具有强大的促分化和增殖能力。超能干细胞团队研究发现bFGF能够促进脊髓损伤恢复;同时,通过基因重组成功构建低氧调控性bFGF基因修饰干细胞体系,旨在为脊髓损伤研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深入的理论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竞赛的组织与申报工作,自2022年12月比赛启动以来,经历了院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四级竞赛,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在国赛决赛期间,党委副书记程锦国、副校长金胜威关心指导备赛工作,慰问鼓舞参赛师生。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学院积极组织,为项目团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各参赛团队在本次“挑战杯”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我校青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果,展示了温医学子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青春风采。

    据悉,“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作为面向最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平台、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的有形载体,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搭建“1+1+2”赛事整体架构,为不同层次学校、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出彩机会,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不同赛道形成了差异定位、文理各擅、高低搭配的格局,吸引到全国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件作品、250多万名学生参赛。

    国赛获奖名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