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2日,由我校主办,浙南水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重点实验室及我校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共同承办的“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水域科学与环境生态健康学术研讨会在茶山校区旭光厅举行。温州市副市长任玉明,我校副校长吕建新、吕帆出席开幕式。20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温州地区水利、科技、环保、住建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代表参会。
开幕式上,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与我校联合建设的“水环境科学与健康中国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我校联合建设的“城市水问题与河流健康研究中心”正式签约揭牌。两个合作中心的成立,旨在共同申请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联合培养创新性人才,共建试验基地,联合申请、承办大型国际国内会议、高新技术成果交流会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国内交流活动,推动双方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
会议围绕“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主题,就流域信息化管理、水生态系统健康、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水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研究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美国科学院与哲学院双院士Alexandra Navrotsky教授作了“农业、环境中的纳米微粒与技术——对人类健康影响与技术解决方案”的报告,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农业、环境中的应用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教授作了“生态保护与海绵城市”的报告,解释了城市水的“渗”“滞”“蓄”“净”“用”“排”六大方面,建议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张明华教授作了“流域水环境模型”的报告,指出水环境的管理和治理应从流域尺度上进行,而流域水环境模型能够根据水质现状和工程进展预测水质的变化趋势,为流域管理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9月22日上午,与会专家登船考察温瑞塘河,共同为温瑞塘河“把脉”,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意见与建议。
近年来,环卫学院张明华教授领衔的团队整合多学科力量,建设了浙江省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平台,打造了浙南地区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水环境信息化管理、水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评价等方面的重要研究基地;团队建立的鹿城区温瑞塘河水环境移动GIS系统、温瑞塘河GIS研究与管理平台、珊溪水库在线监测及决策支持系统等,为当地的“五水共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及科技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