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教工行政党支部为解决学院特殊学生群体问题,有效推进教工党员作风建设,发挥教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跋万里路、扣百生扉”为主题,开展了“推动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校园”的活动,开辟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高校育人工作新机制。
走出去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为了把学生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为了在“足迹中播撒情感,在教育中凝练党性”,党支部要求每位教工党员针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每年选取4—6位学生,开展深入实地、调查慰问的家访工作。两年以来,他们行程万里,足迹遍布景宁、新昌、江山、椒江、临海、缙云、余杭、丽水、绍兴等地,走访了30多位同学的家。他们敲开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家门,而且扣开了学生、家长、甚至是教师自己的心扉……
许多学生的家处在偏远山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教工党员们放弃节假日,往往经过奔波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然而,在面对诚恳朴实的家长们的时候,他们一扫倦容,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奖贷助补等相关政策,耐心听取家长们的心声,动员家长与学校一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为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这样的家访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欢迎,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周围的领里乡亲也感概说:“从来没有见过大学里来学生家家访的,路途又那么远,真叫人感动啊!”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教工党员们会代表学校送上慰问金。他们亲切的话语、真挚的情感不仅温热了一颗颗身处逆境、牵挂儿女、渴求希望的心灵,同时也向被访学子传递了关爱的信息。在事后开展的受访学生座谈会上,许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有些学生通过感谢信的形式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一位学生在信中这样写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的亲密接触,却留下了无限的爱与关怀,……带给我说不尽的幸福,因为他带给了我的父母亲我无法给予的东西。”
回来之后,每位教工会把了解到的信息和家访感想、处理意见等认真地填写在信息表中,以求为扎实地开展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通过家访,教工党员们深切体会到了教育者的责任,感受到了学生工作中细腻深入的重要性。鞠永佳老师在家访感想中写到:在看到含辛茹苦的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和眼里饱含的泪水时,我感到,作为学校的老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张璐老师说,直面学生家长的苦楚和无奈,使我们在工作时能够更全面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工党员们纷纷表示要把这项工作进一步深入。
总支领导到台风受灾学生家家访
请进来
家校合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学院党总支以“加强沟通、明确职责、注重引导”为着眼点,决定召开家长代表会议来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良性互动机制,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行政教工党支部精心设计了大会议程、制作会议指南、调查问卷等,使得来自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家长能够共享教育子女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家长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发展的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成材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环境;同时通过家长会,改变过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分离的状态,使家长成为知情人,将进一步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较好地达到了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共谋发展”的目的,一位家长如是说。这种大学生家长会的创新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家长们会上,老师和家长们互相交流
常交流
为了切实将家校合作落实到细微处,党支部规定每位党员教工一学年中必须以书信联系所辖学生支部的学生们的家长,书信内容包括学生的成绩、奖惩情况、个性化评价及其它在校表现情况。另外,教工党员还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电话联系,互通信息。
“这些几年联系积累下来的信息,使我们对学生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工作起来会更客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关爱,学生会有较很强的感恩意识,奋发图强的意识也增强了许多。”管素叶老师在谈到这种合作带来的工作效果时说道,“同时,由于学校很多情况不再是光听某位学生的一面之词,所以客观上也加强了学生的诚信教育。”
这些工作取得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与好评,家长的回信纷至沓来,纷纷表示对学校的感谢,表达了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愿望。一位家长在回信中谈到:“希望老师们能对我女儿严格要求,多给她锻炼的机会,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会支持你们的工作。”
家长们的交流信件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常交流的家校互动模式,家长们的心扉敞开了,他们对学校更加信任,对学校的工作更加配合;老师们的心扉敞开了,他们对学生更加关爱,对教师的工作更加执着;学生们的心扉敞开了,他们对社会更加感恩,对自己的使命也更加清晰。这样的支部创新活动成果丰硕,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