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日报:让更多儿童 看清3厘米外的世界
  • 温医低视力教室将走向全国
  • 作者:潘舒畅 叶玉琼    通讯员单位:温州日报   编辑:龚羚艳   字数:   浏览:2229
  •      本报讯 (记者 潘舒畅 通讯员 叶玉琼) 课本与眼睛之间,只有3厘米的距离,如何利用残余的视力,让他们看清3厘米以外的世界?2012低视力和视觉康复国际高峰论坛昨在温州医学院举行,中美合作的温医低视力康复模式获得专家赞赏。

    低视力是指患者经过常规屈光矫正或药物、手术治疗后双眼视力仍介于0.3-0.05之间,只有凭借专业的助视器及专门的训练,生活状态才能与正常人相近。温州低视力患者有10多万,其中约30%是儿童。由于早前缺乏系统的诊疗,不少低视力儿被误认为是盲童,被送往盲校学习盲文。

    为使更多的低视力儿童能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写字,20103月,温州医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合作创立了温医低视力及视觉康复中心。20111月,该中心设在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我市首个低视力教室也正式启用。该教室通过一种叫电子助视器的辅助设备,将黑板或者书本的字体无限扩大到桌面显示器上,低视力儿童也能近距离读课文、看板书。

    特殊学校的低视力康复模式不仅引起了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盲校的关注,也受到了浙江省内几所盲校的青睐。温医低视力视觉康复中心副教授于旭东告诉记者,他们曾先后对富阳、宁波等地盲校的低视力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并计划创办低视力教室。在昨天的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也对这种低视力康复模式予以赞赏,认为值得在全国推广。

    据悉,创办一个低视力教室约需50万元,配置的电子助视器每台约需2万元。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