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度新闻客户端:?7岁男童频繁呕吐险丧命!手术取出的“致命元凶”,竟是孩子常接触的小物件
  • 作者:徐春茹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编辑:   字数:1031   浏览:52
  • “孩子吐得快没气了,医生快来看一下!”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室里,小马(化名)的家长抱着7岁的孩子急得直哭。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有肠梗阻的危险信号,可谁也没料到,“元凶”竟然是一种不少孩子都玩过的小玩具!

    家长回忆,小马一开始只是偶尔呕吐,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可没过半天,呕吐越来越频繁,连喝口水都吐,还喊着肚子痛。等送到温医大附二院时,孩子已经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出现了休克症状——这时候再做腹部B超和X线平片,结果让医生心头一紧:典型的肠梗阻表现,必须立刻手术!

    儿童外科医生争分夺秒推进手术室,打开小马腹腔的瞬间,情况比预想的更严重:小肠已经胀得像充过头的气球,小心翼翼分离肠管时,三个肠穿孔的伤口赫然在目。而在穿孔附近,几颗银色小珠子正紧紧“抱”在一起——正是这些磁力珠,成了伤害孩子的“凶手”!医生仔细清理,一共取出6枚磁力珠。

    “磁力珠在肠子里会相互吸引、抱团挤压肠壁。”主刀医生解释,就因为这股吸引力,小马的肠壁被压得坏死穿孔,再加上腹腔内肠系膜索带的压迫,一大段肠管彻底失去供血,只能无奈切除。术后,小马直接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目前还在监护治疗中。

    “这样的悲剧,在低龄儿童中并不少见。”儿童重症医学科医生卢露说介绍,磁力珠也叫巴克球,很多家长觉得是“益智玩具”——能拼搭各种形状,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可对孩子来说,它藏着致命风险。

    “小小孩都有‘口欲期’,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卢露说,要是误服1颗磁力珠,或许还有机会随大便排出,但只要误服2颗以上,麻烦就大了:它们会在肠道里吸住彼此,像块硬疙瘩似的挤压肠壁,短则一两天、长则三四天,就可能造成肠穿孔、肠梗阻;更严重的会引发腹腔感染、休克,稍有延误就可能危及生命。

    更让人担心的是,连青少年也可能受其害。卢露透露,青少年处于性启蒙阶段,有的会出于好奇,把磁力珠从尿道口塞入,每年医院都会接到好几例这样的患儿,治疗起来同样棘手。

    “家长们一定要绷紧弦!”医生最后特别呼吁:6岁以下孩子绝对别买磁力珠;就算是大孩子玩,家长也得全程盯着,不让珠子靠近嘴巴、尿道口等部位;还要提前跟孩子讲清危害,让他们自己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孩子吞了磁力珠,或是把珠子误入身体,别犹豫,马上送医院——多耽误一分钟,孩子就多一分危险!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链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shx/202510/t20251029_576462.html?docId=57646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