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8岁至12岁度数易猛涨 儿童近视大数据出炉
  • 作者:胡海珍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编辑:方静含   字数:1716   浏览:88
  • 郑穗联在进行术前准备

    查屹在为孩子检查眼睛

    女孩比男孩早两年近视、0~3岁是视觉发育的最关键期、眼轴增长最快的阶段是0~6岁、孩子也要进行眼底检查……作为家长,您知道孩子视力发育的这些特点吗?2025年6月6日第三十个全国“爱眼日”前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眼科主任郑穗联与眼科副主任查屹做客《关“健”对话》,根据近日新鲜出炉的2024年该院儿童近视大数据,推出给家长、孩子看的护眼手册。

    □晚报记者 胡海珍/文

    受访者供图

    儿童保健大数据出炉 女孩比男孩提早近视

    记者:你们碰到年龄最小的近视患儿为几岁?

    查屹:我曾碰到一个3岁的孩子,屈光检查显示200度近视。

    郑穗联:我碰到的近视年龄最小的患儿是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已经是近视200度了。此外,我还接诊过不少小年龄段的近视患儿,如3月龄孩子就已经近视400度,3岁孩子近视度数高达1000度。

    记者:哪个年龄段的儿童近视度数增长最快?

    查屹:根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2024年大数据显示,儿童近视度数增长最快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6~14岁。其中,高峰期在8~12岁,年增长可达50~100度,主要原因是处于该阶段的孩子身体快速发育(尤其是眼轴增长快)及学业压力增大。

    性别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女孩可能较早进入近视度数增长的高峰期(8~10岁),男孩稍晚(10~12岁),这与青春期启动时间相关。此外,遗传、用眼习惯和环境也是影响儿童近视度数增长的重要因素。

    郑穗联:在这里,我想提醒广大家长,需要注意这两个特殊的时期:眼轴增长最快的阶段是0~6岁,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0~3岁。

    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的近视度数在6~12岁这个阶段快速增长,就要在0~6岁有足够的远视储备。

    6岁前就要防近视

    眼保健从满月开始

    记者:如今,为什么要把儿童近视防控的关注点放在6岁以前?

    郑穗联:2018年国家就开始关注6岁以下的近视防控,6岁以下的近视防控是近视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曾经被我们忽略的一个环节。

    刚出生时,孩子的眼轴平均为16毫米;3岁时增长至21毫米;6岁至成年,眼球缓慢增长;到15~16岁时,眼球大小基本和成人一样大(直径约23毫米)。

    除了眼轴,视力、角膜、视网膜也都在6岁之前基本完成发育。其中,到6岁的时候,视力基本上已经发育到正常状态了。

    从眼轴、视力这些指标不难看出,为什么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在6岁前的原因。循证医学提示,孩子如果在6岁以前出现近视,那么其发生高度近视的几率要比视力正常的孩子高很多。因此,如果我们能把0~6岁孩子近视率降下来,那么青少年的近视率才能真正地下降。

    记者:孩子需要做哪些眼科检查?

    查屹:儿童眼保健要求:孩子从满月访视月开始,就要接受眼科医生的检查。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眼科检查的项目也不同。比如针对满月的婴儿,需要进行眼外观、光照反应等检查,建议进行眼底筛查;1~3岁的孩子,需要进行眼外观、眼位、眼球运动等检查以及屈光不正筛查;3~6岁的孩子,要进行眼外观、眼位、眼球运动等检查,同时综合验光和眼生物参数检查。这些项目在有儿童眼科的正规医院都能开展。

    孩子也要查眼底

    护眼手册请收藏

    记者:孩子也需要进行眼底检查吗?

    郑穗联:“眼睛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糖尿病、高血压、白血病、肾病,甚至老年痴呆症都会在眼底有所表现。

    不止成人,儿童也有很多眼底问题,所以也需要观察眼底。儿童的高度近视往往不是单纯的高度近视,很有可能合并“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疾病。我刚才提到的那个近视1000度的3岁孩子,就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儿。

    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32周之前的早产儿或2000克以下的低体重儿等群体是必须要进行眼底检查的。此外,对于视力低下、戴镜不能矫正的儿童,都有必要来正规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记者:有哪些适合给广大家长、孩子看的护眼科普书籍?

    郑穗联:我推荐给家长、孩子看的护眼手册是国家卫健委颁发的一些规范和指南,比如《2023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2021年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等。

    来源:《温州晚报》2025.06.08.8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