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2025年第三期蒙古国眼视光学培训项目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举行结业仪式,10名蒙古国眼科医生完成了为期四周的培训,顺利结业。参与培训的蒙古西部医生CH.ERDENEBULGAN在结业仪式上感慨:“以前,民众需要从1800公里外坐24小时的长途汽车去乌兰巴托看眼睛,多亏了这次培训,他们无需再长途跋涉了,找我就能看了。”
蒙古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据蒙古国卫生部门统计,该国总人口中约有1.5%的人患有视力损伤,以白内障、屈光不正为代表的可逆性盲的患者占多数,蒙古人民对视觉健康的要求迫切。同时,蒙古国人口300余万,全国仅有眼科医师300余人,分布在60余家眼科医疗机构,其中公立机构有35家,仅3家具备眼科培训能力。
2019年,“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项目作为中国和蒙古国建交7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正式启动。“蒙古国眼视光学培训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温州医科大学、朝聚眼科医院、蒙古国红十字会联合发起,是我国首次面向蒙古国开展的眼视光学培训,目前已经开展三期。
记者了解到,三期培训中,共有来自蒙古国26个医疗机构的30名眼科医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内蒙古朝聚眼科医院、中国眼谷等地接受系统培训,提升专业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工作坊、临床实践、案例分析,学员们进一步精进眼视光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中国眼视光学临床和科研最新进展,根植眼视光医学的理念和内涵。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终身名誉院长瞿佳表示,“蒙古国眼视光学培训项目”系列培训能够推动中蒙双方在眼视光学领域的新合作,进一步巩固深化双方红十字会的人道合作成果,为蒙古国的眼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结业仪式上,蒙古国红十字会副秘书长巴雅尔其木格感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和朝聚眼科对项目做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参加培训的各位学员回国后,能够用所学为当地民众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为蒙古国眼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作为中国眼视光医学教育的策源地和引领者,温州医科大学将眼科学和视光学两大学科有机整合,在世界上首创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创建第一家眼视光医院;是我国唯一同时建有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全链条的国家级科创平台的单位,被国际学界誉为眼视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
目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已指导和支撑全国33所高校开办眼视光医学专业,并为我国台湾地区,南非、布隆迪、中非、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培训眼科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