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她给患病老人 撑起一把“伞”
  • 作者:蒋羽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编辑:邵子伊   字数:607   浏览:102
  • “我因为曾经淋过雨,所以愿意为患者撑起一把伞。”近日,面对曾奶奶家属的询问,孙护士这样回答。

    十几年前遭遇的一场车祸,让今年73岁的曾奶奶饱受多次腹部手术带来的痛苦。她这次又因旧疾入院。面对熟悉的白衣、白墙、白床单,她尽力掩饰不安和压抑,内心其实是焦虑的。

    孙护士是曾奶奶的责任护士。老人手术后首次下床,她细致拆分康复动作,指导老人从床上坐起挪到床边,再到双脚触地、小步慢行。这样既减少老人的疼痛感,又能防止引流管滑脱。“奶奶,您如果在房间里待闷了,就去走廊走走吧。”孙护士鼓励老人主动活动。

    老人身上的8条引流管就像“生命探测器”,每条引流管里液体的变化,都在反映着脏器组织的恢复情况。当看到引流管内液体变化趋向好转时,孙护士会及时向老人“报喜”。老人也变得开朗起来,愿意在病房里分享家长里短。她说看到孙护士上班,她就很安心。孙护士休息时,她会想念,会向我们打听:“今天孙护士休息吗?”

    术后第8天,孙护士在查房时发现老人的一条引流管颜色异常,凭借专业经验判断可能肠漏,便叫来医生给她解释病情,安慰她不要害怕。还列举以往类似病例的处理方式,缓解她的紧张焦虑情绪,获得了她的信任和支持。因为肠漏发现及时,在她的积极配合下,医生给予保守治疗后,她的病情明显好转。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老人康复出院。“我自己也住过几次院,知道生病的难,所以很想尽自己的力,为患者解除一些痛苦。”当老人的老伴问孙护士为何对患者这么好时,她这样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