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度新闻:微笑联盟|带着“完整的笑”,他们回四川了
  • 作者:庄越    通讯员单位: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编辑:王嘉慧   字数:1315   浏览:61
  •   4月22日一早,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微笑病房”内,小玛的爸爸正在收拾行李。一个行李箱,一个装着药的塑料袋,几份病历,卷起的边角露出“手术记录”四个字。

      窗外阳光透过窗帘洒进病房,几位小患者在欢快地追逐嬉笑,偶尔传来轻快的笑声。小玛的父亲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孩子,正满脸笑容地玩耍。“等会儿我们就回家了。”他说,声音平静,却透着难掩的欣慰。

      他们来自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十几天前,为了这张脸,他们跨越山海来到温州。如今,他们带着一张“完整的笑”,即将返回家乡。

    “等他背上小书包,就像别的孩子一样了”

      今年3岁半的小玛患有先天性腭裂,影响语言、进食。去年,小玛因发音不清未能上幼儿园。“他喝水老呛着,我们以为是喝得太快。直到他三岁,说不清话才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腭裂。”父亲回忆时,语气低沉,仿佛多年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4月16日,小玛接受了腭裂修复手术。当天,父亲在病房外焦急等待。三个小时后,医生说:“手术成功。”父亲的眼圈红了,他说:“像是心上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这几天,小玛恢复良好,开始跑跳,甚至试着发音。父亲笑着说:“回去后,我带他去报名幼儿园,下半年他也能背着小书包出门了。”那个“也”字,沉甸甸地落地。

      6岁的小木也即将返程,刚完成二次唇裂修复的她,新的鼻翼线条分明,唇形柔和。虽然嘴角还有些微红肿,她已迫不及待地展示新模样。“你看,好看吗?”她拉住记者的手,笑得甜美,一排小牙齿露出来。

      “疼吗?”记者问。

      她摇头:“不疼。”

      父亲轻拍她的肩膀:“以前她很少这么笑,现在不一样了。” 那一刻,笑容在她的脸上绽放,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轻轻舒展。

    “她要是能重新笑起来,跳舞的时候会不一样”

      病房角落,14岁的小措安静地坐着,眼神中带着拘谨和倔强。手术前,她用藏文写下感谢信,笔尖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那是她第一次主动把心里的感激表达出来。见到记者时,她轻轻一笑,眼里有羞涩,似乎在说:“没关系,谢谢。”

      父亲说:“她喜欢跳舞,但从未在别人面前大笑过。”多年戴口罩,避开镜头,她总怕别人看到她的唇形。这一次,全家鼓足勇气,想给她一个全新的机会。

      “她要是能重新笑起来,我觉得她跳舞的时候会不一样。”父亲轻声说,充满期待。

    主刀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树蕃在给小措做手术。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 供图

      4月22日下午1时45分,小措被推入手术室。在注射麻醉后,手术正式开始。经过面部消毒,主刀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树蕃,细心地用开口器轻柔地固定小措的嘴唇,纤细的缝合线在灯光下闪烁,一针一线都像是艺术般的修复。

    手术中。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 供图

      1小时23分钟后,赵医生走出手术室,微笑着说:“手术非常成功,以后可以笑着跳舞啦。”

      父亲低头沉默片刻,轻声说道:“我知道她会很高兴的。”手术后,小措的眼神亮了,声音不再轻柔。她已经计划回校后跳一支舞。

      这趟跨越2000多公里的寻“笑”之旅,不仅是一场手术,更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重生”之旅。

      当格桑花再次开遍理塘草原时,这些曾经躲藏的笑容,将迎着高原的阳光自由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