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龙湾总院)儿童口腔科,此起彼伏的哭闹声中,谢妈妈的眼眶微微泛红,嘴角却扬起一抹欣慰的笑意。
她的孩子小谢——一个曾经见到牙医就尖叫挣扎的自闭症男孩,当天终于能安静地躺上牙椅,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凝聚了三年来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耐心守护。
用爱与耐心点亮“星光”
小谢是一名自闭症儿童,患有严重龋齿。过去,每次就诊,看到牙椅和医疗器械就会情绪失控。谢妈妈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无果,直到遇见“护星行动”医护团队。
“全麻是最后的选择,我们更希望通过专业方法和耐心沟通,帮助孩子们逐步适应治疗。”儿童口腔科副主任李玲介绍。针对特殊患儿,团队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干预方案:从最初在诊室门口观望,到踏进诊室;从熟悉牙椅,到尝试触摸器械;从简单的张嘴练习,到最终完成治疗。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是信任的累积。
医院的档案室里,保存着“护星行动”详细的成长记录:“患儿今日主动走进诊室”“能够配合完成口镜检查”“首次顺利完成治疗”……这些朴实的文字,见证着一个个“星孩”的勇敢蜕变。
仅近几日,儿童口腔科接诊了10多位“星孩”,不仅有本地患者,还有从文成、福建等地专程赶来的家庭。来自文成的5岁女孩小柒,因磕掉门牙对看牙产生恐惧,家人特地从90多公里外赶来。在儿童口腔科主任梅丽琴的耐心引导下,小柒终于顺利完成治疗。她的妈妈感慨:“现在唯一的烦恼,就是路途太远。”
三年守护,温暖照亮未来
自2022年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联合温州日报启动“护星行动”以来,已帮助上百名自闭症儿童成功完成治疗。医院不仅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就诊流程,更培养了一支擅长与特殊儿童沟通的医疗团队。数据显示,全国0至14岁自闭症患者超过200万,其中80%以上患有龋齿问题,而“护星行动”正努力为这个特殊群体带来改变。
4月2日,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将开展“‘星’友留言墙”活动。4月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医院大厅的展板上挂满了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画作,“你真耀眼”“闪闪发光”等温暖寄语格外醒目。这些来自普通患儿的鼓励,将成为“星孩”们最特别的礼物。
“大龄自闭症孩子沟通更难,有时光是让他们坐上牙椅,就要花一小时。”梅丽琴说,“但只要有可能,我们愿意多等一会儿。”这份坚持,正是“护星行动”最动人的承诺。
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潘乙怀表示:“三年来,我们见证了太多孩子从恐惧到信任的转变。希望‘护星行动’能成为一盏明灯,让更多‘星孩’家庭看到希望。”
诊室里,小谢治疗结束后露出的笑容,就像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这笑容背后,是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温柔坚守,是用爱心和专业浇灌出的希望之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