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却挡不住温暖传递与爱心汇聚。2025年1月5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众善·爱心团”团长、该院副院长陈钢的带领下,涵盖近20个专科领域的30多位专家、骨干医生走进大山深处的苍南县莒溪镇中心卫生院,为当地村民送上一份特殊的“新年健康礼”。本报记者也跟随义诊团,见证了这场爱心传递背后的故事。
当天上午8时多,当义诊团到达莒溪镇中心卫生院时,只见门口已人声鼎沸,几十名当地村民已经井然有序地排成长队,满心期待着专家的诊疗。见此,手术室护士长徐敏立即进入了工作模式,为他们进行分诊。
在义诊现场,皮肤科主任医师李智铭、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彦凡、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婵、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惠萍、妇科主任医师胡燕、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哲京、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朱蓓蕾、肾内科主任医师陈天新等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为村民提供“零距离”诊疗服务。
其中,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陈鑫更是“人气王”,被村民层层围住,顾不上喝一口水。“村民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膝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陈鑫介绍,他发现有一些病情严重的村民还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同时,放射科副主任技师王镇章也为此次义诊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平时莒溪卫生院拍完片后,需要送到上级医院出报告。这次,一些有骨关节问题的村民在拍完片后,王镇章当场进行阅片,为大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读初三的小蓝由妈妈领着过来找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贺看诊。小蓝妈妈说,孩子有过敏性鼻炎,但由于平时学习紧张,一直没有机会走出大山找专家看看。这次专家来到了家门口义诊,太方便了。
“太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复诊了。”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瞿金妙在义诊过程中,还碰到了他的一位老患者。3个月前,瞿金妙给这位老人实行了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术后老人还需要去医院进行复诊。这次义诊刚好帮他解决了来回跑医院复诊的难题。
一位爸爸带着8岁的女儿来找儿科主任医师王丹看尿床问题。帮孩子开好药方后,王丹提醒家长:“孩子这么小就有黑眼圈,眼眶下方还长了皱纹,提示可能有特异性皮炎。”她建议家长接下来抽空带孩子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在义诊过程中,还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一位阿婆在咨询的时候突然脸上发白、头晕。肿瘤放化疗科护士谢青青给她量了几次血糖,发现她的血糖出现进行性下降。经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胡珦仔细询问病史,才知道她患有糖尿病,近期自行加大胰岛素用量,导致出现了低血糖。胡珦立即给予阿婆高糖口服。几分钟后,阿婆的面色就好转了,意识也转清了。随后,胡珦等人对阿婆进行了糖尿病健康宣教。
义诊活动结束后,医疗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开启了暖心的上门关怀之旅:为当地两位老党员送上油、米等生活必需品,还为他们提供了诸多实用的日常保健建议。
此外,此次义诊活动还与大思政课以及三下乡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数位青年医学生和国际学生也跟随专家团队全程参与义诊与宣教工作。
据了解,“众善·爱心团”于2020年成立,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各科青年骨干医生发起,旨在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至偏远山区及海岛地区。该团队尤为注重全流程诊疗,不仅为患者提供常规诊疗,还通过多学科会诊为复杂病患量身打造精准救治方案,甚至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贴心服务。
陈钢介绍,多学科专家义诊团队自组建以来,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反响。这种多学科协作的义诊模式,能够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针对性强的诊疗服务,尤其是针对一些复杂病症,通过多科室联合会诊,可制订出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